有道理。
现在是维持下限,不想让孩子高中考不上,年纪比较小的时候混到中专技校这类学校里面,沾染恶习。
不设想上限,那要看孩子自己的天份,以及成长路上很多不确定性,家长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就行了。
近期身边很多体制外,985、211甚至top2,行业包括互联网、外企的朋友或者同学失业。越来越感觉这才是个开始,随着更具性价比的AI出现,产业结构升级乏力,接下来人作为资源的属性会越来越弱,就业一定会更卷。与其有鸡娃不如趁着没失业前鸡下自己。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darklx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是第一代落户北京的,说实话,我觉得北京争取的应该是别去为了应试卷,而不是因为卷就要求比其他地方更高的录取率,什么英语啥的纯为了上学去卷意义何在?即使真比外地孩子同龄强也是胜之不武,只能说家里付出多,而不能说明孩子真比人家外地普通家庭的孩子强。而如果真要比拼家里付出,那就去社会承认越有钱有资源理所应当孩子越优秀得了。应试教育有强烈的社会目的,其一大作用往往就是抹平代际累积的差距,虽然现在教育已经很难达到这一目的了,但是在这仅有的一条路上,还要过度挤压就真没啥意思了。我不知道很多父母是对孩子有怎样的预期去卷,但是我个人作为走过一遍top2的人,没觉得这是人生的唯一选项,诚然可能这份经历给了我改变一小部分命运的机会和结果,但是往上的道路永远是越来越窄,我自己尚且如此艰辛,为什么期待孩子就要再进一步呢?不介意北京有天赋、有兴趣的孩子去卷去博取比上一代更精彩更伟大的人生,但是世人毕竟大多平凡,既然平凡,那么父母一辈的积累若能给其一些基本的支撑,让他们去过一些平凡而有趣的日子,未必对辛苦一生当996社畜的top2父母不是一种超越,对于大部分普通孩子,如果上一代已经能解决一些基本的需求,教育的目的应该是让其将来能有超越上一代的人生体验,而不是复制一遍人生。
--
FROM 114.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