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有人竟然会忽略受教育机会的巨大差异
从某些人眼红70后想到的
我是扩招前最后一届,我有个初中同学在我看来是数学很强的,就因为偏科,没有机会上重点高中,后来只能当工人。我上初中的时候我搞数学竞赛搞不过他,高中的时候我的奥数是全校最好的,当时得奖的政策是高考加分。但毕竟小地方没有系统的训练,也没有题刷,没有拿到保送机会。
我家邻居90后成绩平平,读个三本,学的计算机,毕业两年就在成都拿一万多的工资。毫无疑问他的成绩在扩招前是不可能考上大学的。
什么叫时代的红利,我觉得我邻居是真的享受到了时代红利。我那个同学就很可惜,当然他不是个例,只是我认为最可惜,毕竟那个时代的升学率就那么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很形象。他们去沿海打过工,他们做过小生意,但大部分最终还是只能做一个低薪的工作,艰难的度日。
再补充几句,有人提到他们可以早买房,所以他们成功了。我就觉得好笑,现在老家也就是几千的房价,甚至比好几年前还低了不少。换个角度考虑,有可能中国有80%的比例是成功人士么?为啥要幻想工人农民是成功人士?
--
FROM 171.221.254.*
抖机灵好无聊
【 在 lixianghu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自己的生活。
:
: 从某些人眼红70后想到的
: ...................
--
FROM 171.221.254.*
又玩幸存者偏差,动动脑子行不?
全国2亿多70后大部分都是工人农民,这是明摆着的事实,你兄弟是李嘉诚也改变不了。
【 在 fluth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老家邻居,70后高中生,夫妻俩90年代就去苏州打工到定居,十年前就已经在苏州两套房。
: 70后只要走出去在大城市落脚,哪怕捡破烂都不差,但这种事对85后90后来说困难了百倍。
: 这就是时代红利的差别,不是上个烂大学才叫成功。
: ...................
--
修改:liuruofan FROM 171.221.254.*
FROM 171.221.254.*
2%的人上大学和50%的人上大学你是不用考虑的?稍稍全面的考虑问题是那么难的事情么,我很奇怪。
揪着个例和一个小群体讨论“70后”这个群体,这是什么奇怪的操作。
【 在 fluth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事实,同样的资质,早出生十年日子肯定好多了。
: 比如你高考1000名以内,98年毕业和08年毕业,哪个爽是明摆着的事。
:
--
修改:liuruofan FROM 171.221.254.*
FROM 171.221.254.*
我倒没有读了大学至少一万多的意思,但这样的机会一定是给读了书的,这总没错吧。
【 在 chileungku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表亲,三本毕业没正经工作,一个月3000多
: 楼主一万多的才是幸存者偏差吧
--
FROM 171.22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