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爸妈格局确实够大,尤其是在当时,互联网不发达的时候
【 在 bjandi 的大作中提到: 】
: 1.高考的时候还是考前报志愿,这样就要对孩子平时的成绩、各个高校的情况有更长期深入的了解和追踪。我妈每天认真研读高考填报书,帮我填报志愿,最终我以几乎1分不浪费的成绩擦边进了985高校,并且在读大学的时候认识了我老公。
: 2.高考的时候,考完当天自觉考得不好。我妈说:考什么样是什么样,咱也不复读了,就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大学去读。02年的时候,这些高校刚到大陆招生,分数能够本科线就能去。虽然如果当时去了这些高校可能现在是另一种人生,但妈妈给我的底气让我记忆终身。
: 3.大四的时候保研。我爸在京郊农村的老家里认识了一个在买村里房住的“外来户”(实际上也是一种长期租赁,因为农村宅基地城市户口是不能买卖的)。我爸平时广结善缘,和我农村的堂哥帮助那个外来户买水卡、通知他村里的大事小情。后来那个人对我爸说,他同学是北京某高校的一个校长,有什么孩子上学的事儿愿意提供帮助。巧的是,我保研正好报的是那个高校,于是面试顺利通过,公费读研还可以挣到补助。而那个人,没几年就随着他儿子出了国在国外定居,从此再没联系。他的出现好好冥冥之中只为帮我这一次。
: ...................
--
FROM 219.14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