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少跟孩子生气,孩子能来到你家,无非就是还债的、报恩的、报
应以温情的态度对待孩子,体味着情感的升华与转化。
首先,让我们审视弘一法师所言的“孩子能来到你家,无非就是还债的、报恩的、报仇的、讨债的”这一论断。
这句话暗示了孩子与我们之间的情感联系并非简单的相遇,而是前世今生的因果交缠。
孩子来到我们的生活中,可能是为了还清前世的某种债务,是为了回报前世的恩情,亦或是为了解决前世的恩怨情仇。
这种因果往来,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我们与孩子紧密相连,牵动着彼此的心弦。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孩子视为一张白纸,而是应该用一颗宽容与理解的心去对待他们,尊重他们的存在,珍惜与他们相处的每一刻。
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孩子与我们之间情感的双向性。孩子来到我们生活中,不仅是他们对我们的情感倾注,更是我们对他们情感投射的过程。
我们可能会将自己的期望、愿望、甚至是不满和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期望他们能成为我们心目中完美的形象。
然而,孩子并非我们的附属品,他们有着独立的思想、个性和情感。如果我们过分强加于他们,不顾他们的内心感受和成长需求,便可能引发情感上的冲突和隔阂。
因此,我们需要以一颗包容与宽容的心,理解并接纳孩子的独特之处,与他们建立起平等、尊重、互助的关系。
再者,孩子与我们之间的情感往来,也是一种心灵成长的过程。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在教育他们,更是在修炼自己的心灵。
面对孩子的种种行为和情绪,我们需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冷静,以积极的态度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同时,我们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情感的升华与转化。当我们看到孩子成长进步、懂得感恩、学会付出时,内心便会涌起一种莫名的喜悦和满足,这种满足并非来自外在的物质回报,而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和生命的意义。
发自「今日水木 on MAG-AN00」
--
FROM 101.240.249.*
今天晚上娃乱扔东西,训了娃一顿。事后反思一下是自己的问题更多些。教育孩子要和他们能良好沟通,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批评与指责,发帖自我批评一下。
【 在 rdfz 的大作中提到: 】
: 应以温情的态度对待孩子,体味着情感的升华与转化。
: 首先,让我们审视弘一法师所言的“孩子能来到你家,无非就是还债的、报恩的、报仇的、讨债的”这一论断。
: 这句话暗示了孩子与我们之间的情感联系并非简单的相遇,而是前世今生的因果交缠。
: 孩子来到我们的生活中,可能是为了还清前世的某种债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MAG-AN00」
--
FROM 101.240.249.*
训了就训了呗
以大欺小很快乐
再说报仇嘛,就是如此简单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6
【 在 rdfz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晚上娃乱扔东西,训了娃一顿。事后反思一下是自己的问题更多些。教育孩子要和他们能良好沟通,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批评与指责,发帖自我批评一下。
--
FROM 182.102.186.*
把我看乐了,不过以大欺小非好汉,养娃还是要讲究沟通的,靠批评指责解决不了问题,要心态良好的去引导走向良性轨道,批评只会造成娃的逆反,不可取
【 在 rdfz 的大作中提到: 】
: 应以温情的态度对待孩子,体味着情感的升华与转化。
: 首先,让我们审视弘一法师所言的“孩子能来到你家,无非就是还债的、报恩的、报仇的、讨债的”这一论断。
: 这句话暗示了孩子与我们之间的情感联系并非简单的相遇,而是前世今生的因果交缠。
: 孩子来到我们的生活中,可能是为了还清前世的某种债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MAG-AN00」
--
修改:rdfz FROM 101.240.249.*
FROM 101.24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