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新毕业的小镇青年该怎么安家
【 在 mypeony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就海淀买个能够得着的
: 海淀集体户买郊区房,等小孩上学还得换
大海淀,无论是租金还是房价,都让人望而生畏啊
--
FROM 111.193.136.*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月大概两万的情况下,公积金基本可以覆盖税和社保,到手也是那么多,再找个家境和收入的对象,两家凑凑三百万首付,买个六七百万的房,俩人一个人的收入付贷款,一个人的收入过日子,挺好的日子啊,为啥觉得没希望?
: 要是不找对象,那就先买个比如四百万的小房子,一半收入付贷款,一半收入过日子,实在不够大不了就爹妈贴补一点,双职工父母就没有月光的一定补贴的起,也挺好的日子啊,为啥没希望?
: 找对象别找穷的,尤其千万别学那什么我爱她我就养着她的。
: ...................
哈哈,看来至少对于小镇青年来说,幸福是极度依赖老婆的,单个人很难支撑在一线做好一代移民。
--
FROM 111.193.136.*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除了大富之家,普通老百姓都是姻亲定乾坤。自己挣多少钱很重要,跟自己挣多少钱同样重要的,是自己的爹妈有多少钱以及找的对象挣多少钱和他爹妈有多少钱。
:
这种清醒,实在是必须的,得设法灌输一下,包括我自己的娃。
--
FROM 111.193.136.*
【 在 xiaohua1 的大作中提到: 】
: 回龙观的小两居都跌到200多万了,可以直接买房了,你们这些老头子是不是觉得郊区小两居不能住人
: 20年前我们这些农村孩子北漂住地下室家里种地的不但拿不出首付还要补贴父母,不也过来了
看来你崇尚无损向下一代传递吃苦
这种跨代的比较没有意义
参照同代人就够了
对于家庭小康,但是家庭又提供不了在一线定居成本的孩子来说,来一线做移民已经注定他们要比父母辈过得辛苦,所以在还有余地选择和规划的时候,设法选合理一点的安排是很有必要的
--
FROM 111.193.136.*
【 在 inorbi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买房,租房住
: 很有可能首付一年就跌没了
也就今明两年吧,已经在底部了
--
FROM 111.193.136.*
【 在 lixianghui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没有考虑过直接跨越,移民到发达国家一步到位呢?
:
:
: ...................
咋整?
仔细说说
--
FROM 111.193.136.*
【 在 iamgj 的大作中提到: 】
: 友情提示,如果不挑的话,北京有300多万的两居室
300万的房子,有两点担忧:
一是担心通勤时间过长,比如单程2个多小时,每天5个小时在路上这种
二是未来如果有孩子,大概率还是要指望这套房读书,因为从收入看不大可能买得起学区房
即使是300万的房子,如果没有对象一起供,他个人供的话,也是负担不起的
--
FROM 111.193.136.*
【 在 SSJ100 的大作中提到: 】
: 央企都分房
目前没听说。而且,连宿舍都没有,得自己租房
--
FROM 111.193.136.*
【 在 iamgj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他们家不是能给100-200万首付吗?他年薪20万,省着点花
: 买300万的房子还不是轻轻松松吗?
: 其次看工作地点,还是能买到通勤一个小时之内的房子的
: ...................
看来是我悲观了。
--
FROM 111.193.136.*
【 在 tfty 的大作中提到: 】
: 央企二级单位以后收入还是会长的,家里基础也不错,北边西三旗回龙观买个房子也没那么难,北京大龄剩女一大堆,找个条件差不多的太容易了。自己攒个三五年,首付个300万,正好也等房子价格稳定了;另外也可以申请共有产权之类的政策房,见原来合作单位的上地某企业员工就在西三旗买的小三居政策房。
“央企二级单位以后收入还是会长的”
--------
受鼓舞了。
看来可以等几年再解决。头两年估计会一直出差,倒是也顾不上找对象弄房子
--
FROM 111.19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