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但不能读死书。当年某市长跟我讲,人的学问是最大的学问。斗转星移,科技爆炸,唯一不变的是人性。这世界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组成的,读懂了人性,也就参透了世界的本质。
史书只能写表面上的大家能看见的事情,背后隐藏的人性的弯弯绕,则需要读者自己去体会。许多荒诞故事背后,大多隐藏着合理真相。
比如这一段,“吕后迎良医,医入见,高祖问医,医曰:'病可治。'於是高祖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斤罢之。”
高祖为啥骂医生?解释不一,也没标准答案。有人说怕吕后谋害的,有人说刘邦自觉身体还可以的。我的看法跟大家都不一样。吕后害刘邦不至于,只是刘邦还想回去换太子,他不想欠吕后人情;你会说帝王不在乎人情,但是有了这一笔救命的功劳,就有了政治上的意义,支持吕后的群臣会更多,刘邦换太子就更难。
“初,南郡城中失火,颇焚烧军器。羽以责芳,芳内畏惧,权闻而诱之,芳潜相和。及蒙攻之,乃以牛酒出降。”
关于关羽这一段,如果单看史书记载,好像是关羽太骄傲和严厉,“素皆嫌羽轻己”,把糜芳逼反了。但用人性和常识思考,这个很不必然。南郡城中失火,这是自然灾害,最多算是管理不力,以麋芳和士仁仅仅是供给军需不力,关羽是不好处理麋芳的,麋家与刘备的这层关系,关羽最多把麋芳控制起来送往成都,杀头绝对是谈不上的。
如果单纯是客观原因,糜芳最多是能力不足,不当南郡太守而已,至于投降东吴吗?单纯从利益上来说投降东吴也也就是保命罢了,绝没有在西蜀给太子当舅爷舒服。
所以麋芳害怕关羽回来治罪,这绝不是普通的供应军需不力,不是因为客观上的工作失误造成的,必定是由于麋芳的主观作为造成的。
平时啥都好好地。偏偏战争一开打,后方就失火。偏偏一开始赈灾,粮仓就失火,上千年历史,这种拙劣的把戏一遍又一遍,世上哪有那么多巧合,也就是不经世事的书生信以为真。
最后,“还当治之”是出发前说的吗?如果真是出发前说的,那么这事情其实就是放下了。当时关羽人在气头上,证据想找还都是新鲜的。关羽出发了,人走了,再回来基本查不到多少新证据了;关羽不在,就算留下人继续追踪,关羽不在的情况下也没那么大权威去彻查荆州二把手。这边糜芳完全可以一边销毁证据(比如安排证人死亡之类),另一边把前线打点好将功折罪,一般来说,只要当时关羽没sha糜芳,这事就算大事化小了。只要命在,糜芳走到哪都是太子的舅爷,吃香的喝辣的。
所以“还当治之”这个必定是关羽出军之后的事情。最大的恐惧是什么?是未知。如果当初关羽简单处理之后走了,那么糜芳对处罚心里还有个谱,至少他可以派人去成都搬救兵求情,关羽这次出军至少三个月以上,别跟我说他时间不够!
最大的恐惧就是不知会发生什么的恐惧。关羽说要回来处罚,他不知道关羽将要如何处理他!他最怕的是关羽一怒之下砍了他!
同时,按我先前的分析,很可能他也没有时间去成都捞救命稻草了。糜芳士仁作为荆州二三把手,一个在江北一个在江南,把控要道,在春夏之交粮价正高的时候把军粮倒卖了,等着在秋天的时候补仓,赚个差价。没想到关羽前线大胜,光俘虏就抓了三万,快赶上关羽军队的人数了,粮食吃紧。那边东吴对荆州怀有恶意,不再卖粮食给荆州。糜芳这时还想着欺瞒关羽,大概流程就跟那个搞垮巴厘银行的案例一样,越想瞒但变得一旦失败则后果越来越大。直到东吴水军突然来到,封锁了水路交通,成了最后一颗稻草。这一段是纯猜测,毕竟史书太简略,或者当时糜芳在的时候为了自保已竭尽可能把所有相关的当事人都灭了,写史书的人也不能靠猜测往上写,但还是留下了军器失火这一描述。我们后人能做的就是基于人性上的合理脑补了。要是单单追究可能性,可能糜芳就是脑抽抽了,可能就是外星人捣鬼,那就没啥意义了。我们读史书不是为了钻牛角尖,而是从里面寻求借鉴的。
【 在 bocaj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推测太多。还当治之是出发前说的,关羽谨慎的话,可以治罪也可以安抚。还是没在意。连续大战,俘虏甚多,当然会军粮紧张,即便不贪墨。糜傅二人投降确实很多疑点,这倒是事实,是不是军粮问题不敢下结论。
--
修改:bullking FROM 202.65.196.*
FROM 202.6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