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讨论]父母养老
最新回复:
大家真能聊。我觉得,人的思想和行为要努力做到逻辑自洽,不管你是农村妇女还是大学教授。在养老和继承这件事上,农村遵循封建社会的父权体制,城市遵循现代社会的男女平等体制。每一套体制都是逻辑自洽的,只是在我们这样父母农村子女城市相结合的家庭,会有些拧巴。
按照农村的父权体制,女儿嫁人就不能总顾着娘家了,否则老公和婆婆会不高兴。相应的,儿子和儿媳有义务照顾我父母。家里房子和现金等,自然也归儿子一家继承。女儿是亲近的外人,应该帮助父亲在咽气之前把房子现金转给儿子,避免父子之间伤了和气,也避免父亲咽气后现金在银行取不出来的诸多麻烦。
但是上面这套规则,实际上不完全被女性认可了。首先儿媳不认为自己有义务照顾公公婆婆,其次儿子工作忙且男人一般都粗心,所以女儿照顾父母的情况比过去多多了。这就导致一些女儿(包括我)在意识到父母的传统思想后,会心里不舒服了。
现在社会倡导,也是中国法律规定的做法是,男女平等,儿子女儿平等相待。儿子女儿共同养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遗产在平均分配的基础上倾向于付出较多和/或经济条件较差的子女。
不同的观念之间,隔着无形的鸿沟。我不相信沟通能够填平这道鸿沟。我真心希望新一代的父母(包括我自己)能够认同和执行现代社会的做法,让未来的一代和父母之间不再有这种隔阂。至于我自己的父母,我也遵守他们的做法,我只能调整我的心态和做法。
-------------------------
一些事实补充:
我和哥哥都上了大学,他工作能力也很强,脑子好使,在县城工作收入不算最好也是非常好的了。但是我哥和我爸之间关系不好,他极少去看我爸妈,我嫂子也不常去。当然这不是一个人的原因,我爸脾气不好,他喜欢发脾气,喜欢抱怨,喜欢生气。没有任何人能长期和我爸同住,除了我妈能忍受他。我爸多次表达过,将来死也要死在自己住的房子里,不与哥嫂同住。我妈脾气极好,乐观大度,而且我觉得我妈智商很高,只是小时候穷没怎么上过学。我甚至觉得我妈是有大智慧的女人,才能培养出我和我哥。
按照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我给父母的实在不多,我之前也没有计较过。但是按照父母的消费水平,他们在县城只是遛弯买菜做饭,一个月消费1000块左右。我给他们钱,给他们买东西,带他们出去旅游,都只是希望他们过得更好而已。未来,我估计会少给钱,其他的只会做的更多,他们年纪更大了,更需要人多照顾。
------------------------
下面是原文:
前阵子接父母来北京住了几天,聊到农村老人去世,一般是由女儿事先把存折拿出来去银行取钱给儿子(如有2个儿子,应该由女儿帮忙,把钱平均分给两个儿子)。我想我父母是希望自己老了也这么办的意思。我是女儿,有一个哥哥 ,目前父母在老家县城住(我给他们买的房子,房本是我名字),70多岁,生活自理。平时我一年也给父母一两万零花钱。我哥哥估计也能给几千一万的,他在县城收入不低,但是和北京比还是少一些。哥嫂也很少去看父母,常听抱怨这一点。
我忽然意识到,父母去世后,他们在农村的房子和他们的现金,都是想好了留给哥哥的。虽然我没想着争什么,但是我想我以后也不给父母那么多零花钱了,因为他们花不完的最后也都会给哥哥。心里忽然有点别扭,之前脑子里没有想过这些东西。是我小心眼了吗?
--
修改:dizzysense FROM 120.244.20.*
FROM 120.244.20.*
肯定是不算多。但是他们还是能攒下钱来(县城消费不高,他们也节俭),最后都留给哥哥。那不成了我给哥哥钱了?
如果他们要把财产都给哥哥,那是应该由哥哥来承担主要养老责任吧。
【 在 Viciou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年一两万也不多。给就给了
:
--
FROM 120.244.20.*
我至少给了15年了,平均下来要25万左右了。房子65w,装修+近期维修换电器18万。就算房子以后能卖掉,装修费也属于纯消费了。
虽然也不算多,但是我真的心理不平衡了。
【 在 Viciou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么点钱都这么计较就没必要了。
: 那能给他们多少啊。
:
: ...................
--
FROM 120.244.20.*
这合理吗?我结婚,我老公确实没给彩礼,我考上大学自由恋爱结婚的,父母也没给任何嫁妆。我哥结婚,父母是给他在县城买了房子的。我觉得他过去15年的抚养义务还没我做的多。
【 在 nim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照农村观点,女儿就该补贴娘家?
: 或者结婚给彩礼,要是结婚没要彩礼,就当是还彩礼了。
:
--
FROM 120.244.20.*
以前都是这样想的,现在我确实有点别扭了。
【 在 sherry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孝顺有时候,并不是做给父母的,而是做给你自己的。
: 如果你自己能理顺自己,不孝顺都没关系。
: 只要自己能理顺自己,问心无愧。
: ...................
--
FROM 120.244.20.*
确实父母这次来,也说了类似的话。大概是说到村里邻居的事情,说女儿再好,人们也愿意生儿子。
我是心里有点不高兴了。我不太能心安理得的接受这种说法了。我想我以后不要付出这么多了,反正他们也是和哥哥亲。
我哥哥可能是工作忙,父母牙齿不好,脚上有甲沟炎,还有其他问题,都是我回家带着看病花钱买药的。嫂子基本不管。如果按照农村传统,这些不应该是哥嫂来做的吗。
【 在 Vlahovic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给父母提供的情绪价值不如你哥
: 很明显这就是农村人不喜欢生女儿的本质原因
--
FROM 120.244.20.*
他们是农民,没有收入,他们些存款,我猜有10多万,这么多年攒下的,远远不能说不缺钱吧。我的姑姑叔叔,有退休金,一个月4、5千块钱,这样的在县城才算得上不缺钱。我每年过年给他们包个大红包,他们都是很高兴手下的。
我以前从没意识到儿子和女儿竟然这么不一样。以后我的红包不会超过1万块了。
【 在 Vlahovic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你不做,你哥嫂会找时间去做的
: 本质上是你没忍住,或者说在你的支配意识里,这个事情的优先级很高
: 我觉得如果你觉得不平衡,那就不要再给你父母钱了,看你的描述他们也并不缺钱,也许只是不好博了你的面子
: ...................
--
FROM 120.244.20.*
你这个是小舅子不给力。我说的是父母偏心的问题。
【 在 nim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照农村结婚的规则,嫁妆远小于彩礼吧。至于为什么,这是几千年留下的问题,没法讨论。
: 一家人没办法的,就说我家,我小舅子从小不爱学习,没有一技之长,又不能吃苦去做快递之类的工作,只能啃老,老婆都跑了。每几年都要找理由花光岳父的积蓄。
: 也就是说,老婆每年要补贴娘家一些,岳父的退休金全部养儿子,以后生病还找我们负责,因为钱被小舅子花光了。老人生病,一大笔钱,我们能见si不救嘛?
: ...................
--
FROM 120.244.20.*
他们没有退休金。快递一直都有给他们买东西的。因为住的是我的房子,家里电器坏了要换的时候,他们也是给我说,我给他们换。这些我可以一直做下去。但是我以后不想给钱了,或者过年给5000就行了。
【 在 icerain999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就是一时心里过不去,以后该给还是会给的。
: 不平衡的话,你可以考虑,以后给的部分钱折合成快递:老人家需要的衣服鞋袜,蛋奶水果、保健品、甚至方便食品等等,这样至少保证了老人的生活品质。老人拿快递,也会有面子,毕竟给钱没人看得到。
: 当然,老人要是有退休金能保障自己生活的话,逢年过节给些过节费、买些电子产品等大件即可。
: ...................
--
FROM 120.244.20.*
我算计着很合适啊,但是没人会答应的。我觉得更合理的方案是,兄妹一起给父母养老,各尽所能,遗产应该也有妹妹一份,因为我作为女儿比儿子做的只多不少。
【 在 littl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要不然你把父母接到北京来养老送终,家里财产都归你。
: 你算算
--
FROM 120.2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