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我老公毫无安
大人在陌生人车里呢?这也不是陌生人,后台有所有信息。
【 在 ssava 的大作中提到: 】
: 把小孩扔陌生人车里,不是正常风险。
:
: #发自zSMTH@VER-AN10
--
FROM 219.237.202.*
拜托司机照看一下的事儿,加那么多戏,这司机比大多数人都有保证不出幺蛾子。人家不同意另当别论。
【 在 Monster9527 的大作中提到: 】
: 先说几岁,8岁以上毛事没有,8岁孩子我们都自己逛公园了
--
FROM 219.237.202.*
万一多了,还万一进了酒店直接地震了呢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万一司机欠了赌债还不上了,准备下午去见马克思呢?看他们心烦,拉个路上服侍他的接引童子呢?
:
--
FROM 222.131.242.*
哪有不想不做?光天化日,正规平台的网约车,凭啥当人家嫌疑犯似的?把握什么,防范什么,不是以绝对消灭任何风险为考虑的。正常,适度,真实的世界需要这些,必然包括这些。隔绝一切风险,结果往往带来更大风险。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说的没错,人不可能把所有意外都掌控住,但这不等于什么都不去想不去做。我的观点是:对于自己可以掌控的部分,或者说在自己能力内的部分,把握好,这不难,比如不要让小孩和陌生人独处。至于您说的地震什么的,属于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想都不用去想。很多现代人在这方面完全拧巴了(个人的一点感慨,不针对您的回帖):自己能掌控的,不去想不去做,出了意外各种甩锅推责;自己掌控不了的,却是各种碎碎念,各种精神内耗……我说的这是个普遍的做事方法,不仅适用于这类意外什么的,也适用于平时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
--
FROM 219.237.202.*
过马路显然风险更大,绿灯我也陪着孩子一起过,右转的经常会跟行人博弈,小孩一时惊慌失措乱跑是很可能的,司机遇见错了,就可能事故。让人家司机在车里看一两分钟,显然没什么风险,小孩没了父母在眼前就抓狂胡闹么?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键是,我说的那些自己能掌控的事情,做的事情并不难啊。
: 您的想法就像是:我绿灯,走的人行横道,开车的不敢撞我,撞了我他也逃不掉,他还得赔我。所以,您的结论是:只要我是绿灯过人行横道,就不用观察横向来车,哪怕来个油门踩到底的,他也得停在人行道线上。
: 其实,咱俩谈的是两个问题:我说的是个实然问题,您说的是个应然问题。但,我们既然生活在现实世界,还是应该多考虑实然问题,而不是活在应然世界里,用“应该”来指导生活,尤其是在处理没有容错空间的一些事情上。
: ...................
--
FROM 219.237.202.*
没有绝对没有风险的事儿。你说的也不对,司机不是什么嫌犯之类,主观上要害你的概率有多少?但交通行为导致事故,绝大多数都是意外,没有动机。交通事故和司机主动谋害有本质的区别,可能性不是一个数量级。这跟是否能追责毫无关系。
我说了不做的原因,不是因为什么举手之劳,是这是个真实的世界,要正常生活交流,杜绝所有风险本身就不可取。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让小孩和陌生司机在车里单独呆着,怎么可能没风险?您说的所谓没风险,无非是平台有记录之类的理由,这个那我说的过马路有交通规则管着,还有无处不在的摄像头看着不是一个意思吗?都是事后追责层面的问题,而不是事前预防。问题还是在于两点:一,你做的事情是否需要付出的成本?举手之劳,把哪怕再小的概率降低到零,干嘛不做呢?再小的概率,让你遇到了那就是巨大的人生成本。二,一旦出现负面后果,你是否承担得起?孩子在那种情况下出问题了(说实话,砂个仁或者摸几下敏感部位什么的还需要一两分钟?甚至说,真给你带走了,那也不是一两分钟的事儿啊。),或者过马路被车撞了,死了伤了,赔再多不也得自己承担痛苦吗?我轻信骗子,损失点钱,那理论上都可以再挣。人出事了,那损失是无法弥补的。举手之劳,为啥不做呢?
:
--
FROM 219.237.202.*
信任当然有区别,有没信任给他别的机会,一般人都是什么暴徒恶棍么?人家开车赚钱的,不是杀手刺客专门针对你的,你有啥好针对的话,那另当别论。普通人没有跟政要富豪似的配备安保力量,是因为信任缺心眼儿么?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就涉及到我对司机是否信任的问题了。什么是信任?信任来自哪里?信任来自于重逢。过去没有大众点评、网络媒体的时候,为什么火车站的饭馆子不好吃?就是这个道理。我这次打车遇到这个司机,以后大概率一辈子跟他没交集,我干嘛要无条件信任他?那不有病吗?(还得说现代人的另一个拧巴的毛病:对身边人各种提防算计,对陌生人却报以不匹配的莫名其妙的信任。)他是不是好人与我无关(那是他身边人该关心的事情),但我就是不能完全信任他,没问题吧?
: 真实的世界就是既有真善美也有假丑恶的。该信任谁,不该信任谁,或者根本就谈不上信任不信任谁,是有区别的。如果有规定,有各种平台背书,世界就按照应该的形式走,那,说句极端点的话,公俭法的同志们都可以改行了吧?而作为个人,你是没有对所有人和事做判断的能力的,毕竟普通人的大脑也不连大数据平台什么的。那,按照一些基本的原则做事,不好吗?不省力吗?不香吗?
:
--
FROM 219.237.202.*
这不是信任问题,陌生人随时可以暴起击毙你,这个概率基本一样。那你就不出门了么?出门就是信任陌生人?这根本毫无逻辑。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得很清楚了:他是不是恶棍暴徒压根就不是我该考虑的问题。我就是不能完全信任他,不是因为他是不是恶棍暴徒,而仅仅是因为他对我是只有一次交集的陌生人,我没必要去耗费脑细胞考虑他是不是好人,去为他承担试错风险。
: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现实中不仅仅是乘客,也有处在司机的那个位置的时候。你可以回忆一下,自己人生这几十年,有没有被陌生人无端地不信任,甚至表现出很明显的防备的时候?我想,一定有。设想一个场景:你在街上看到一个三岁小孩子自己走路,在他身边没看到成年人跟随,你很和善地蹲下身去问“小朋友,你的爸爸妈妈呢?”此时从拐角窜出一条手里拿着甜筒的大汉,拉着孩子就走,临走还给你一个大白眼。你在遇到那种情况时,去纠结对方怀疑自己的人品?甚至有的人极力去给对方正面自己是值得信任的好人?为这事儿生半天闷气?只有一次交集的关系,有必要吗?一笑而过不好吗?碎碎念那个干嘛?
:
--
FROM 219.237.202.*
怎么不一样?不都是认为人家是坏人会害你,否则,就是无限信任么?
什么叫更有可能?一辈子不出门才能更没可能。你能确保陌生人不会出现在你孩子周围五米么?更极端的,狙击手两公里内取你孩子性命咋办?这都取决于你的行事方式吧?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陌生人随时可以暴起击毙你,这个概率基本一样。
: ~~~~~~~~~~~~~~~~~
: 这个概率怎么可能一样呢?即便一样,就说洪洞县里没好人了,他能否给你造成伤害,造成什么样的伤害,不也得取决于你自己的行事方式吗?你觉得是你把孩子带离车和留孩子单独带在车上,哪个更有可能?说话还有个主谓宾配不同的定状补呢,打仗还有个天时地利呢。
: ...................
--
修改:bocaj FROM 219.237.202.*
FROM 219.23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