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孩子统一国家收了养,夫妻只负责生,能解决生育吗?
为啥总有人这么问?罗马尼亚孤儿搜索一下。没有妈妈养育的小猴子都会变成精神病,更别说人了。对国家有用的人不仅是一具肉体,更重要的是装入健康的操作系统。
【 在 arch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生了之后,国家就抱走,统一的养育,等大到18了,夫妻再领养。
--
FROM 117.129.91.*
这里的妈妈不是指只能是妈妈,而是指带有爱和关心的养育者。没有妈妈的孩子如果有爸爸奶奶等其他亲人替代照料,也可以健康成长,但没有妈妈是一生无法弥补的心灵创伤。我前面表达是社会化养育的不科学性,这事儿古有斯巴达,近有罗马尼亚和苏联,都造成了举世闻名的悲剧。在婴儿期就没有亲密关系照料的孩子,实际上活着长大都难,精神病算好的。缺乏养育者拥抱和笑脸的婴儿甚至会停止进食,也很难学会语言和行走。人不是生而为人,是内化养育者的人格才能变成一个社会属性的人。社会化养育没有亲密固定的养育者,所以养不出“人”来。
【 在 lvarez 的大作中提到: 】
: 古代记载的遗腹子,难产嫲也去世了的多了,嫲跌 都没有,都是深井冰?你高兴就好……
--
FROM 117.129.91.*
谁家49天送托儿所,你是吗?托儿所又不是不接回来,为啥不让婴儿住校呢?因为婴儿需要一个wen定的依恋对象才能形成wen定人格。孤儿去福利院也要看多大,婴幼儿都很容易被家庭领养。如果几个月就一直在福利院,也会出现严重问题。都不是一般的精神病,而是无法行走和说话,像动物园一样的刻板行为等等。简而言之,躯壳内没有长出一个“人”。罗马尼亚孤儿有几十万的例子,先去了解一下再争论不行吗?
【 在 lvarez 的大作中提到: 】
: 集体养育的多了,毫无问题。之前49天产假,到了时间送托儿所,流食班。也有孤儿直接去福利院的多了,都是深井冰?感觉比本版深井冰比例小多了。
--
FROM 117.129.91.*
心理健康的标准不是对比得出的,而是看一个人是否具备满足自我需要的功能。反社hui人格不是因为和社hui做对所以不健康,而是因为会违反法律伤害他人,最后导致自己走投无路。苦行僧隐居者也和大多数人背道而驰,但往往被认为是心理特别强大的人。
【 在 shixiangyun 的大作中提到: 】
: 心理是否正常,本来就是以大多数人为尺度去衡量的
: 说白了就是大多数人有父母,那没有父母的人必然在心理方面和大多数人不一样
: 孰优孰劣确是很难讲
: ...................
--
FROM 117.129.91.*
子宫不可能被代替的。如果可以的话,就是《美丽新世界》那个没人性的样子,大家不会想要的。
【 在 Vicious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早以前的研究了。早改地下了吧
: 我一直反对男女之争,因为很可能男女到后来都发现自己其实早没用了。
:
--
FROM 117.129.91.*
你自己愿意在福利院长大吗?你会把自己孩子从婴儿期就送去全托,整年不见面吗?不会的话何必说别人没问题?
【 在 lvarez 的大作中提到: 】
: 福利院长大的都是深井冰么?母亲的涉荟角色远非不能替代,比技术难度更小。人类本身再生产的社会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是将人类从繁育后代负担中解放出来,是实现全人类彻底解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
FROM 117.129.91.*
如果大家反对社会养育的话,就会同样反对体外子宫,因为本质是一样的。胎儿已经是一个人了,孤独地活在容器里会精神病。
【 在 Vicious 的大作中提到: 】
: 会的
:
:
--
FROM 117.129.91.*
你没有基本的心理学常识。你如此支持社会养育,是因为自己童年的分离创伤。俗称我吃过的苦你凭什么不吃。看看病吧。
【 在 lvarez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年就是这样,人人都是49天你不知道么?每个单位几乎都有托儿所,早点去还好了,我有表姑奶奶带反而还不好了,去的时候晚了,有点懂事了,哭的死去活来,人家别人49天往里面一送,毫无感觉,少受罪多了。
: 托儿所基本一周接回来一次,想喂奶也可以有哺乳假,随时去,当然但是都说牛奶更好,很多人也没奶,这不普遍。
: 你的那些狗屁不通的所谓理论就别现了,集体为啥不能甚至更有利于形成稳定人格?有小朋友小伙伴在一起,接触更多更长时间,当然有利于成长。你所谓精神病根本没有任何依据。建议你看一看看上去很美这本书,当时托儿所的写照,我看起来非常熟悉亲切。集体生活远比家庭丰富多彩,也很可能更能快乐,健康。
--
FROM 117.129.91.*
少灌水,多看书。
【 在 lvarez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是社会的人,人性也绝非先验的一成不变的,人的本质是社会性,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也就是必然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现实。人类本身的再生产社会化是不可扭转的趋势,更有利与新一代形成健全美好的人格。鼠目寸光,裹足不前,制造谣言,真好笑。
--
FROM 117.129.91.*
稳定的养育者,可以不是亲生的,但需要每个孩子配一对父母,而不是幼儿园福利院一个老师好几个孩子,到点下班,过两年跳槽。夫妻还是原配好呢,没有自幼抚养到成年的亲密相处,工作人员无法对孩子建立必要的情感关注。不称职的养育者是另一个问题,不幸家庭的父母难道去福利院上班对待别人的孩子会更好吗?
【 在 lvarez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当然没有意见。而且不幸的家庭不要太多。而且这也不是强迫,你这是蓄意制造矛盾,悲情。本来没有父母就不活了?少了什么也不影响。每个人都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对待儿童,一定不可以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是几千年就提出了么?
--
FROM 117.12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