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起早了,听我扯淡仿制药的是非吧
以前10元的药里面至少8元是给利益链的,药厂只要搞定利益链就行,不需要去搞多少研发。
现在集采当然非常正确,逼着药厂做创新药。
至于你要自费可以买商业保险去私立医院。
【 在 xxfz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仅仅这么简单,你看我是最前端的,后面其实给我关系不大,而且我也快改行了,就是觉得这么做是不对的,长远对产业对民众都是有害的,这个一开始其实我都给家里说了,也就是几年前一开始的时候,经过这几年你可以看看几个基本数据。
: 因为我们肯定会挑品质,集采之后原研药退出医院,原来你可以公费的现在要自费,民众根本不在乎每天多十块钱吃药,所以原研药在国内的市场数据很好看;另一方面现在cro都去做中药了,这才搞笑,国内的仿制药开发大幅削减。
: 说个故事,集采前我们卖仿制药一个批文小几百万都卖不出去的时候一个中药注射剂一个亿,然后看看造成多少悲剧。
: ...................
--
FROM 183.213.128.*
先赞再看
【 在 xxfz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次集采出来以后,阿司匹林的低价好多懂一些的在支持,不就是一个化工品吗?听我说真的错了好几个地方。
: 第一个不要轻视化工品,化工厂,说一个有悖常识的观点,化工品的技术含量往往更高,搞过你就知道,这些才是既要又要还要,药厂利润好,这些做得都不到位,药厂为了安全性可靠性牺牲了很多效率,导致成本高涨,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我不支持低价中标的核心,后面会重复提到这个事情。
: 举个例子,化工厂生产完这一步了,给两个小时清洁烘干时间,然后做下一步去了;药厂你得等分析吧,清洁取样检测合格了再说,不合格那麻烦就大了,所以我们平时说原料成本1000,化工厂1500
: ...................
--
FROM 111.196.210.*
躺在医院里的病人,好像没得选用集采药还是用自费原研药,因为医院也没有有。
【 在 fluth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10元的药里面至少8元是给利益链的,药厂只要搞定利益链就行,不需要去搞多少研发。
: 现在集采当然非常正确,逼着药厂做创新药。
: 至于你要自费可以买商业保险去私立医院。
: ...................
--
FROM 124.127.66.*
人大附中阿司匹林肠溶片实验其实确实说明了仿制药的差距,这个事情应该是很常规的问题,就是制剂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影响,对于酚酯这种不稳定的基团,很容易在制剂的过程中少部分分解,导致水杨酸含量升高,老师这个实验方案就执行不下去了,加一个液相检测就定量清楚了。
制剂里面要考虑很多严重影响原料的因素,尤其是对晶型的影响,几年前一个朋友跟国内药厂老大打官司就是这个,自己的药品都没搞清楚,在存放的过程中转成了别的晶型,他持有晶型专利,如果是国外,他估计就这个就发一笔横财,国内就呵呵了。
很多年前做一个产品,很多厂家买我们的产品,也是因为错误的认知,常规性的药厂把原料纯度定成99%,结果都悲剧了,后来发现原研人家好像是93%,产品不稳定,生产过程,制剂过程都中在降解,降解产物也没关系,体内还要进一步降解。
阿司匹林这个很可能部分水解也没啥影响,不用觉得这个实验就一定证明不好,还需要专业比对,但无疑证明区别很大,老大的很好。
还有就是粒度,这个有可能影响很大,尤其是某些产品,以前真的是药械差距很大,进口设备很贵,你就是知道咋做没有设备也白瞎。
制剂这一块学问很大,这些年一堆人在下这个功夫,专做高难制剂,所以差距也在缩小中。
总体医药进步是很大的,看看我们近几年创新药对外转让的金额,已经非常牛逼了。
仿制药也在越做越好,甭想一口一个胖子,比较老百姓百分之九十几的用药估计都是仿制药,国家应该鼓励仿制药越做越好,质量优先而不是现在的价格优先。
--
FROM 220.200.107.*
似是而非的东西太多了,仿制药厂没有几个有能力做创新药,这些年的一窝蜂搞创新浪费多少钱,看看之前pd1国内做了百多个,真是扯淡大了。
利益链的问题就更长久了,现在也一样的,国内的某头部企业前两年甚至喊出来某个重点产品不要利润,全给大家的极端情况,想想为啥,产品好不代表能卖的好,国内的套路不是自己发明的都是跟人学的,销售成本就是很高的,估计大多行业都差不多。
市场,一直说尊重市场,就像教培整治,对于很多家长就是凭空增加了很多成本而已,乱作为比不作为更可怕。
【 在 fluth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10元的药里面至少8元是给利益链的,药厂只要搞定利益链就行,不需要去搞多少研发。现在集采当然非常正确,逼着药厂做创新 ...
--
FROM 220.200.107.*
根本不是肠溶片的东西比肠溶片……是不是溶解水前就部分水解,跟生物一致性有啥关系,反正溶于水了都要水解,吃了都要水解,最终效果没差别。连个阿司匹林都做不到一致性,太看不起原料药第一大国了,米蒂止疼药从东大黒市走私,泛滥了都。也不关注原研不原研了,质量咋地了……
【 在 xxfz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大附中阿司匹林肠溶片实验其实确实说明了仿制药的差距,这个事情应该是很常规的问题,就是制剂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影响,对于酚酯这种不稳定的基团,很容易在制剂的过程中少部分分解,导致水杨酸含量升高,老师这个实验方案就执行不下去了,加一个液相检测就定量清楚了。
: 制剂里面要考虑很多严重影响原料的因素,尤其是对晶型的影响,几年前一个朋友跟国内药厂老大打官司就是这个,自己的药品都没搞清楚,在存放的过程中转成了别的晶型,他持有晶型专利,如果是国外,他估计就这个就发一笔横财,国内就呵呵了。
: 很多年前做一个产品,很多厂家买我们的产品,也是因为错误的认知,常规性的药厂把原料纯度定成99%,结果都悲剧了,后来发现原研人家好像是93%,产品不稳定,生产过程,制剂过程都中在降解,降解产物也没关系,体内还要进一步降解。
: ...................
--
修改:lvarez FROM 221.216.116.*
FROM 221.216.116.*
生物一致性评价评的是主要成分的,但是药品里面的次要成份没去评价,可能会导致总体药效有很大偏差
比如红烧肉预制菜、五星级大厨做的红烧肉,单纯以蛋白质作为指标,我相信一定有办法能够使得预制菜与后者一致。但是这两者能一样吗?
仿制药 与 原研药的关系,跟预制菜 与 大厨现场烹饪菜 类似:原研药经过几期的临床,而仿制药只需经过一致性评价、甚至一次性评价
【 在 lvarez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要严肃执行生物一致性评价问题。本身没有执行好,违反规则,这也不是规则的锅。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3」
--
FROM 222.129.6.*
没能力的就淘汰,仿制药能有多少技术含量,集采才是尊重市场,而不是靠权力寻租利益链。
只能说集采让各路主任院长药代们天塌了,在网上疯狂反扑。
【 在 xxfz 的大作中提到: 】
: 似是而非的东西太多了,仿制药厂没有几个有能力做创新药,这些年的一窝蜂搞创新浪费多少钱,看看之前pd1国内做了百多个,真是扯淡大了。
: 利益链的问题就更长久了,现在也一样的,国内的某头部企业前两年甚至喊出来某个重点产品不要利润,全给大家的极端情况,想想为啥,产品好不代表能卖的好,国内的套路不是自己发明的都是跟人学的,销售成本就是很高的,估计大多行业都差不多。
: 市场,一直说尊重市场,就像教培整治,对于很多家长就是凭空增加了很多成本而已,乱作为比不作为更可怕。
--
FROM 183.213.128.*
不评价有效成分那评价什么?前面还有人说啥越纯越好也是错的。处分起疗效作用的不是所谓有效成分。你吃红烧肉是吃有效成分么?不知道抬什么杠呢。你怎么知道仿制药不做临床实验?去看看这种文章很多的。保证成分,保证质量,其他都是扯淡,毫无逻辑。原料药第一大国,生产水平有啥问题?米蒂通过黒市走私吃东大止痛片的时候咋不说啥原研药了?好笑。
【 在 GallopHsieh 的大作中提到: 】
: 生物一致性评价评的是主要成分的,但是药品里面的次要成份没去评价,可能会导致总体药效有很大偏差
: 比如红烧肉预制菜、五星级大厨做的红烧肉,单纯以蛋白质作为指标,我相信一定有办法能够使得预制菜与后者一致。但是这两者能一样吗?
: 仿制药 与 原研药的关系,跟预制菜 与 大厨现场烹饪菜 类似:原研药经过几期的临床,而仿制药只需经过一致性评价、甚至一次性评价
: ...................
--
FROM 221.216.116.*
什么问题都不能教条化,东大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教条。
太左了
【 在 xxfz 的大作中提到: 】
: 扯淡也是三思之后,还是觉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主要也是对集采这种十轮了还坚持低价中标的策略倍感郁闷,药企和民众不是利益对立的,谷贱伤农的道理大家都懂,药企也是一样的,甚至很多搞药的人都很有情怀,我都不止一次劝说我老师颐养天年多好,现在拉这么大的投资为了自己做药的情怀,搞过公司的人都知道有多辛苦,多不容易,尤其是科学家创业。
--
FROM 219.14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