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农村癌症患者 原研药治疗费用5万/月 集采药费用1000/月
吃阿三走私的仿制药,保命,患者早就选择过了。压价是苦一苦医药代表,药剂科主任,处方权大夫,垄断药企……
【 在 nicy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选?
: 理由说了一百种,都是小确幸。
: 原研药两万一盒,集采药仿制药两百一盒。
: ...................
--
FROM 221.216.116.*
监管到吃1000粒装止疼片?
【 在 feitianh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管是啥药,监管要到位,不能停留在文件层面。现在大家诟病的不是集采制度,而是药品质量。
--
FROM 221.216.116.*
对,卫字药物质量问题是刑事责任。
【 在 feitianh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管是啥药,监管要到位,不能停留在文件层面。现在大家诟病的不是集采制度,而是药品质量。
--
FROM 221.216.116.*
还有,原料药主要出口囯。全世界都被国产垃圾污染了,某些人早点移民火星
【 在 fluth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仿制药全球第一,原研药全球第二。
: 现在一些蠢坏故意信不过,就像以前信不过中国的家电手机电脑汽车一样。
:
--
FROM 221.216.116.*
二者制度上都不存在。集采并非最低价中标。挤出虚高药价水分,降低群众负担,是集中带量采购的重要目标。包扩专项集采在内的各批次集采都采取了竞价模式,由企业自主报价,在竞争中形成合理价格。同时,中国市场需求量大,为稳定供应、维持竞争活力,集采既不是独家中标,也不是最低价中标。目前,各批次集采的竞争强度大致为“4家中3家”“5家中4家”“6家中4家”等,在采购标书中均有明确条款,近似于“末位淘汰”,申报企业有很大机会中选,并允许不同企业有适度价差。行业内个别人过度渲染“最低价中标”,有故意混淆视听、带节奏的嫌疑,让不了解的人误以为集采规则“极端化”,以至于价格太低影响质量,深层次原因是部分人不适应集采下的公平竞争环境,希望回到原来“定高价”“拼销售”的老路。
【 在 Sank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医疗界根本没有反对集采
: 集采本身包含了多项内容,医生们主要的呼声在于两点,
: 一是低价中标,二是品种单一
: ...................
--
FROM 221.216.116.*
问题不是最低价中标,也不是单一。
最低价中标也是一种规则。即便只参加过一次招投标的人也不会认为最低价中标不需要技术标全部响应,很多技术,服务指标都是一票否决。
【 在 haotuz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概括能力,
: 药效药效药效,
: 如果药效没问题,低价不香吗,单一不香吗?
: ...................
--
FROM 221.216.116.*
你才扯。阿奇霉素很多分子结构存在差异,抗谱有差异很正常。而且,统计有效率是要大样本的。个人体验说中药时就扣上伪科学帽子,咋不给自己发一顶?
【 在 haotuzi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扯了,
: 你但凡有一次不得不买原研的阿奇霉素的经历
: 你就不会这么轻飘飘地胡扯
: ...................
--
修改:lvarez FROM 221.216.116.*
FROM 221.216.116.*
站着说话不腰疼,坐标北京,某多年外企资深从业的闺蜜,老公私企老板,员工上百人,岳父癌症也吃7万一个月的仿制药,家里塌了一样。
【 在 nicy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即便是2万一盒的药,新农合也是给报销50%的,现在农村家庭真要治的话,也拿得出20多万治病了。
: 当然,如果不是接触到的现实案例,我也不会想到会有这样的局面,也会因孩子开不到原研的阿奇霉素而抱怨。
:
--
FROM 221.216.116.*
好笑,出口的和卖给医保采购的两个生产线么?
【 在 Sank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出口欧美的仿制药也是集采价出口的吗?
: 能做到和愿意做到是一回事儿吗?
:
--
FROM 221.216.116.*
我前几年早贴过数据了,多少屡屡爆出副作用的明星药,FDA来来回回的。修改下说明书接着赚钱。
【 在 Sank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呀,欧美药品为什么质量好,因为欧美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控机制完善
: 一旦频繁出现不良反应,药品就会被停用,所以药厂一定要保证质量
: 国内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控机制,不能说没有,聊胜于无
: ...................
--
FROM 221.2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