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小s被ww邻居骂了
这个毫无以为,这个具体问题,坚决支持生父原则上最适合,且要部分参考学龄后子女本人意愿。
【 在 pingguo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到最关键的问题:孩子归谁扶养?当然是给亲爸。继父,小姨,姥姥这些外人绑架孩子就是要被骂,何况是在亲妈死时还跳舞的小姨姥姥
--
FROM 219.237.202.*
你才是胡扯。公序良俗本质上是个框,理论上法庭可以把任何事情都扯到公序良俗,这跟成文法,法无禁止即自由,是存在冲突的。你这套本质上是习惯法的思维,落后愚昧。公序良俗是兜底条款,要慎用,这说这个,本质是对个人的保护。一个法庭,一个法官,自己的伦理道德认知可以脱离法条,合法对侵害。很多事能不能,根本莫衷一是,没有成文规定,换个法官法庭就是另一个结果,这是你想要的么?非蠢既坏。
【 在 pingguo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就是文盲说法。民权法则首先强调的就是公序良俗。法的本质就是公序良俗。
--
修改:bocaj FROM 219.237.202.*
FROM 219.237.202.*
我不知道啊。所以外人指点没有意义。她们的问题是死者死前做的不够。
【 在 xbd2016 的大作中提到: 】
: 骨灰放家里是她的意愿?树葬是她的意愿?
--
FROM 219.237.202.*
错误,条款本身既是最大公约数的民意,也是公序良俗本身的基石。不逻辑严密便于理解和判断,双标多标,边界不清晰,方便什么,对谁有利,懂得都懂。
【 在 pingguo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法律本就是依赖于一个个的人,而不是冰冷的条文。
: 公序良俗是一切法律的根基。
--
FROM 219.237.202.*
公序良俗不是先验永恒,尤其不是任意解释以对抗明确条文的。且你的主观认知不能等同公序良俗。
【 在 pingguo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是本末倒置。公序良俗是基础,条文只是其中一部分公序良俗的阶段化的临时性的语言表述。条文无法覆盖大千世界。
: 我国《民法典》第8条明文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
--
FROM 219.237.202.*
不买和不舍的是两回事。
【 在 xbd2016 的大作中提到: 】
: 死后连墓地都舍不得买的,大陆这边几乎没有,更不要说大明星。
--
FROM 219.237.202.*
个人认知无所谓对错,很大程度都属于自由意志。五号也没墓地,很多人骨灰去各地安置在各地纪念堂,很多人选择身后不留骨灰,安置在家中也是一样,无所谓对错,个人选择。
【 在 xbd2016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什么原因不买墓地安葬?
--
FROM 219.237.202.*
好笑,所谓公序良俗,约定俗成,也是随时间和认知变动极大,不同人群,不同个体也差异极大。任意泛化本质是违反成文法原则。公序良俗谁说了算?各个合议庭都有认知差异。法盲文盲逻辑盲就别丢人现眼了。
【 在 shuofa11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根本性没懂
: 公序良俗是民法的渊薮,具体规定是从这里面生发出来的
: 而不是反过来,从具体规定上去寻找公序良俗
: ...................
--
FROM 219.237.202.*
所谓公序良俗根本与成文法抵触。涉荟撕裂,多元,观点对立的多了,民意也会钟摆,波动,根本就是不稳定的,模糊的东西,甚至什么是正义,也是一样争论争议激烈。泛化法条以外的禁止含义,本质就是违反私珐领域最基本原则。
【 在 pingguo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任何条文都有二义性,只有公序良俗能代表法律的永恒正义。条文只是法律的某种表达形式,公序良俗才是法律的内核。
--
FROM 219.237.202.*
这个谁外行很明显。兜底条款不能没有,但不能泛化,这是辩证的。你根本不理解为什么成文法和习惯法对立,哪个更对p苠友好。不可能完全成文法,和成文法原则不能撼动,丝毫也不矛盾。跟你谈逻辑也是对牛弹琴。
【 在 shuofa11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外行了
:
--
FROM 219.23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