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这个年过的,唉。。。
后新冠时代是这样的。放开前我就说了四五十岁的超额亖亡率在各年龄层最高,而不是老年,没人信。
【 在 Wed 的大作中提到: 】
: 除夕早上,大学室友走了,独子,未婚,我除夕在他家陪白发人
: 春节晚上,大姨父走了,有基础病,我初二赶紧去他那里
: 初二,叔叔走了,有基础病,我初三瞬移到另一个城市
: ...................
--
FROM 117.129.90.*
今天冥想app的每日正念是“真实的自己”,讲了因为在乎别人的评价,最后父子抬着驴走的寓言。
【 在 choose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同学家的老人真惨
: 唯一的娃儿除夕没了,娃儿的同学仁义,陪着给点慰藉
: 结果这个同学还被世人指责除夕不陪家人过年是失职
--
FROM 117.129.90.*
他们需要的不是探望,而是帮助他们建立新的人生意义,与世界的联系。探望其实挺廉价的,更多满足探望者和社会的心理需求,形式化的温暖。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有可能的,尤其他们那个还是除夕没了,是人都有悲悯他人的感情,尤其如果是比较亲密的社会环境里,比如我娘家大山上下数三代的,经常能扒拉出来父母分别是一个单位以及孩子分别是至少同校,还有一起上到大学的,我父母同事的孩子里都有我的大学同学。类似情况下,别说孩子的同学会去陪着了,大人都会打发孩子过去,会说看着怪可怜的。。不过其实,去陪着他们也会很难受,我娘说她有个小学同学到十七八岁那年没了,那家的老太太只要看见她就会念叨自个的闺女要是还在也这么大了啥的,然后泪花花的。有次我哥有个同学也说过,感觉好像去世同学的父母看到他们会更加难过,就也不知道该不该去看他们。
:
--
FROM 117.12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