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和这俩亲戚以后咋相处
但是我忽然想到,为什么舅舅1的舅妈让我打电话给舅舅2,没两天舅舅2就找我借钱,是不是他们被借钱借烦了,让舅舅2转移目标到我身上。我就挺膈应的,我一小辈,在北京读书工作打拼挣钱买房还贷款,没有心疼体谅我也就算了,还要算计到我头上。
当前烦恼,皆起源于此,先坐实了相关事实,再讨论相处方式不迟。。。
【 在 zhutouok 的大作中提到: 】
: 舅舅1,大学教授,舅妈法官,舅舅从小到大都对我很好,舅妈是精明厉害的,但是也帮过我,我跟他们一家来往比较多,对他们的女儿也颇为照顾
: 舅舅2,从小到大没怎么理过我,他在北京打拼多年成家立业,就算我一个人在北京读大学的时候也没有打过一个电话关照,当然,他自己有2个孩子,还开着店,可能也照顾不过来
: 几年前,舅舅1给我打电话,舅妈跟我通话,说都在北京,让我打个电话关心一下舅舅2,我就打了个电话问候了一下,没两天,舅舅2就向我借钱,说是孩子补课费用不够了,借2万,下个月就还。我当时手头有两千多,就给他两千,自己留了几百,说不着急还,果然这些年过去了就没有还。
: ...................
--
FROM 124.205.69.*
你理解的事实是啥呀
【 在 zuihutuderen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算做实了,也赖不到1啊,自己拉不出来屎,怪别人投喂的食物太好吃了?……
--
FROM 124.205.69.*
这些在我看来,也都只是推测,算不上事实呢
我理解的事实,就是:
1舅舅1和舅妈1到底有没有亲口承认过,把舅舅2这个锅甩给楼主
2舅舅2不还钱,到底是他赖账,还是他确实忘了
这些都是需要当事人明确反馈的,我们可以根据当事人的历史印象去判断要不要相信他们,但他们一定得反馈。
如果我们并不相信他们的反馈,那就再去找证据,尤其是证明他们言行不一致的实际证据,是相关事件、物品。甚至数量上可能还得多搜罗点,毕竟我们得排除巧合的可能。而不是仅仅我觉得,我想,我以为……然后在这些思路基础上,开始闹心,着急反击啥的
【 在 zuihutudere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不清楚事实。就算1有这想法,只要她没明说帮助2,楼主借钱给2也是自己的决定,与他人无关……
--
FROM 124.205.69.*
没法坐实,那就从正向得结论,比如,他们不是你想的那样的;这次只是巧合什么的
不然,你越想越糟还采取了对应行动的话,你将不是保护自己,而是不放过自己了呢
【 在 zhutouok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法做实,我又不能去问
:
--
FROM 124.205.69.*
两千块也许还能归还,因为毕竟是小钱,所以难说不会忘记
但至少大钱就更加谨慎考虑了,比如将来会采用一些协议或欠条的方式来规避风险,约定清楚一切细节
如果要是小钱仍然不归还,那大钱连考虑的可能都没了。。。直接回应说没有
这就是我说为啥要先确定事实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他妈早就告诉过他了二舅是个啥人吧,还是两千块钱之后才说的?
--
FROM 124.205.69.*
很多时候,日子里的烦恼真是投射出来的
【 在 colorfulrock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玩意完全是诛心之论,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东西。现在这样也挺好,不联系对楼主和舅舅1都是好事。
:
--
FROM 118.24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