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对孩子最好的疼爱是尽力托举,而不是给多少家产
什么算托举,我一直想问
【 在 releas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把孩子托举到更高的高度,他们也就不在乎你那仨瓜两枣了。
: 越是盯着父母家产的越没出息。
: 我们这代人没彩礼没嫁妆,白手起家,要是儿女因为两套房子争起来,还不如自己都花了
: ...................
--
FROM 114.241.81.*
不喜欢”托举”这个词儿,听着就累的慌
【 在 gxm248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皇位给皇位
: 没皇位也得给更多的
: 实在不行再给钱
: ...................
--
FROM 114.241.81.*
有平台的那敢情好,比如爹妈省部级
爹妈穷得掏学费都得咬牙,自己活得苦逼提供不了太多情绪价值。这样的爹妈是不是就托举不了了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理解是制造增量的能力和平台。
: 楼主说的这个理儿是对的。留再多的家产也只是存量,所谓的一辈子花不完也只是理想状态下的,架不住还是有败家的风险,比如被人骗、误交损友、沾染黄都督、做出麻烦公俭法的事情等等情况。能多留家产固然好,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有个基本正常的三观,有制造增量的能力(哪怕只是能够长期承担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普通人家产再多,能有古代帝王多?还不是架不住改潮换代?
: 当然,一切都有个度,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大方向不差就好。
: ...................
--
修改:yiran2000 FROM 114.241.81.*
FROM 114.241.81.*
买学区房,不还是给娃花钱嘛
【 在 releas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什么天赋尽力培养。没特长就抓学习,学区房那么火不就是这代人推起来的吗?
: 也不是大富大贵的世家,也只能在能力范围内尽力了
: :什么算托举,我一直想问
: ...................
--
FROM 114.241.81.*
我看xhs, 00后都指望父母托举,一堆抱怨父母没钱供出国,嫌大学生活费少的。例如,父母年入合计不到6000,显摆父母能给2000。父母年入15000,抱怨父母只给1500。这些人有钱自己先享受,将来能赡养父母或托举自己的娃么,我怀疑
【 在 releas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养孩子就是劳心费神,出钱出力的。
: 学区房算投资吧,也不是纯花钱。长远看不管择校、考学还是要足够优秀。
: :买学区房,不还是给娃花钱嘛
: ...................
--
修改:yiran2000 FROM 114.241.81.*
FROM 114.241.81.*
子女跨越父母的层级,以后越来越难,不下滑就不错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谓“托举”,不一定非得要多高的平台,比爹妈的层级高一两级不就行了?把向上的过程拉长到几代人来看。
: 另外,这个话题的对比物是“留家产”。
:
--
FROM 114.241.81.*
万一托举了半辈子,自己快骨折了都,孩子还是不咋地呢
是不是还不如给他留点钱。。。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实际有很多人是下滑的。所以,如果这代人能力有限,做到不下滑已经是比很多同龄人强了。
: 这贴讨论的不是阶层跃迁的问题。
:
--
FROM 114.241.81.*
看标题。。。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注意:“留钱”跟“托举”不是二选一互斥的。对立起来讨论,没有意义。
: 本帖不是讨论托举和阶层跃迁的问题。
:
--
FROM 114.241.81.*
所以还是房子和钱最实在吧
其他的不好把握
【 在 sani 的大作中提到: 】
: 都说了,房子和钱就是最大的托举
: 当官的再靠着算计和权力,谋更多的钱和平台,那都是后话,题外话
: 老百姓就是房子和钱
: ...................
--
FROM 114.241.81.*
是啊
【 在 Iamalucky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感,孩子性格好,能持续向上,身体健康,就不错啦,我觉得用影响更喜欢一些。
--
FROM 114.24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