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上海教授夫妻养老院孤独去世,三子女线上送葬
海淀的大学、研究所、医院80年代高知扎堆的地方,这种情况太多了
【 在 div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京某核工业院所老干部百分之四十的子女都在国外。来源抖音采访
--
FROM 123.112.70.*
三个都在国外哦,老长脸了
【 在 king07 的大作中提到: 】
: 养出一个这样的孩子不奇怪,养出三个这样的孩子,只能怪自己了
发自「快看水母 于 SM-F9460」
--
FROM 39.144.168.*
没办法的事情,可能后续社会就这样。对于小城市小地方,人情浓,对于大城市,交流一般比较少。
【 在 bdi 的大作中提到: 】
: 的一对教授夫妻,在养老院中悄无声息地告别了这个世界。而他们远在国外的三个孩子,只能通过线上的方式,隔着屏幕为父母送葬。更让人痛心疾首的是,这对老人与自己的三个孩子,已然整整八年未曾有过任何联系。
--
FROM 111.192.37.*
这些有出息的子女,为什么这么无情?
【 在 li8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中在清华读书时,就参加过志愿者照顾老教授,情况和这个一模一样。把子女送出去的,几乎全部绝交;这其中有一半会在父母去世前后回来料理后事,另一半父母去世也不会回来。
--
FROM 219.142.76.*
为什么不接过去?
【 在 aquaph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样的毕竟是少数,我在国外的朋友都和父母有很紧密的联系。
--
FROM 219.142.76.*
这孩子都是人么?
【 在 bdi 的大作中提到: 】
: 的一对教授夫妻,在养老院中悄无声息地告别了这个世界。而他们远在国外的三个孩子,只能通过线上的方式,隔着屏幕为父母送葬。更让人痛心疾首的是,这对老人与自己的三个孩子,已然整整八年未曾有过任何联系。
--
FROM 218.108.210.*
这孩子都是人么?
【 在 bdi 的大作中提到: 】
: 的一对教授夫妻,在养老院中悄无声息地告别了这个世界。而他们远在国外的三个孩子,只能通过线上的方式,隔着屏幕为父母送葬。更让人痛心疾首的是,这对老人与自己的三个孩子,已然整整八年未曾有过任何联系。
--
FROM 218.108.210.*
去欧美一般就会舍弃父母,除非带着父母走,这种需要去得早、有钱、父母能帮着看孙子
这点去香港、日本是有优势的
【 在 bdi 的大作中提到: 】
: 的一对教授夫妻,在养老院中悄无声息地告别了这个世界。而他们远在国外的三个孩子,只能通过线上的方式,隔着屏幕为父母送葬。更让人痛心疾首的是,这对老人与自己的三个孩子,已然整整八年未曾有过任何联系。
--
FROM 183.47.59.*
身边倒是有一例,不过老人死后还是回来了一趟,丧事办完,把房子等资产便宜卖了,然后就飞国外了,除了钱其他都不要了,当时搬家的时候还瞅了一眼,老人整理后的家庭相册,都当垃圾扔了。
那老头的女儿在国外混的不好,平时几年也不一定回来,之前生病也是老头原单位的人帮着照顾一下,不过联系倒是没断。
那老头是离休的,生活上倒是没受委屈。
【 在 O8333 (O8333) 的大作中提到: 】
: 来源?
: 【 在 bdi 的大作中提到: 】
: : 的一对教授夫妻,在养老院中悄无声息地告别了这个世界。而他们远在国外的三个孩子,只能通过线上的方式,隔着屏幕为父母送葬。更让人痛心疾首的是,这对老人与自己的三个孩子,已然整整八年未曾有过任何联系。
: 发自「快看水母 于 SM-F9460」
--
FROM 112.17.241.*
回来一趟好几万
【 在 gloria114 (glori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些有出息的子女,为什么这么无情?
:
: 【 在 li8 的大作中提到: 】
: : 本中在清华读书时,就参加过志愿者照顾老教授,情况和这个一模一样。把子女送出去的,几乎全部绝交;这其中有一半会在父母去世前后回来料理后事,另一半父母去世也不会回来。
--
FROM 112.17.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