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反正我有个同学定居国外,父亲没了都没回来
就是去年下半年的事情。好在这个同学家里还有个弟弟在老人身边。这位同学出国定居10多年了,孩子都快高中了。前年孩子放暑假时候回来过。不想去年底老爸去世,他也只是在朋友圈里面发文悼念了一下,看内容是没有回来。也可能是时间太紧来不及了。身体状况没问题。年龄50左右吧,视频号经常更新,挺让人羡慕的移民生活。悼念肯定是沉痛的,但是也确实没有怎么床前尽孝。
感觉是挺遗憾的吧。这个同学家庭都是搞金融的,不差钱,但是有时候钱不能弥补这样子的遗憾。
--
FROM 36.112.186.*
这可能主要是偶然因素,子欲养而亲不待。但是我那个同学必然性多一些。
【 在 kittyz10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能也有隐情,朋友的老公就是24孝老公,但他亲爹去世时候,人在国外,回不来,是朋友处理这些后事的。
--
FROM 36.112.186.*
这个是人之常情吧,当然有人不认可也没什么。很多人到了晚年反而对父母更怀念。
【 在 longlong4036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得反过来想想,他为什么一定要在身边,在和不在有什么区别,最后那几天在就说明这人重情义,不在身边就薄情寡凉?这有点搞笑吧
--
FROM 36.112.186.*
年夜饭现在也是一样重要的,要不然春运忙什么呢。中国人好像特别重视亲情,当然可能是农业社会太久了,所以残存影响很大。随着城市化深入,可能越来越淡薄。从我自身来说,我并不看重后代的这方面的表现。但是对于长辈来说,我却希望尽量能照顾周到一些,做得更多一些。
【 在 longlong4036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之常情也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怎么做,以前还认为过年不管多远都得回家吃年夜饭呢,现在呢?这些事情很多都是做给别人看的,越是落后农村越在乎这些形式上的东西,随着城市化进程,人情淡薄是必然的,这反而是社会的进步
--
FROM 36.112.186.*
反正是有困难吧,咱也不知道细情,不必苛求,只是感叹一下。可是老妈还在的。
【 在 beanspow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大约都是一个思路:
: 1. 没死的时候:我也不是医生我回去也没啥用啊
: ...................
--
FROM 36.112.186.*
打算独自终老,不要子女照顾自己了?
【 在 ajun 的大作中提到: 】
: 等我要死的时候,也不让孩子回来,瞎折腾个啥。
--
FROM 36.112.186.*
说实话,我不知您多大年纪。但是可以理解您的想法,也同意您的观点。子女并非为父母而生,而活。但是不知道年老了之后是否会有别的需求或想法。
【 在 ajun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子女照顾,那得是多LOW的想法啊,我不能自理了就得死,或者花钱找人照顾,子女没义务管我。
:
--
FROM 36.112.186.*
这个版不就是家长里短吗
【 在 ajun 的大作中提到: 】
: 水木都LOW到生儿养老的地步了,全是村妇。
--
FROM 36.112.186.*
你这么一说,我又想起来一个大学同学。疫情前的事情,同学是儿子,上面有两个姐姐。老父亲去世没赶上送终,但是还是赶回来了,后来为了帮母亲排解,接到国外住了一段时间。
【 在 asdccy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多国外的都这样。听说过几个
--
FROM 36.11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