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农村的高额彩礼
今天看到新闻说1号文件提到要推动农村移风易俗,整治高额彩礼。
其实农村的彩礼问题,根本上还在于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中央应该在农村宣传男女平等,男女对亲生父母都有赡养义务,也都有继承家产的权利。这样的话,女方和女方父母自然就不会要彩礼了。因为女生结婚对娘家而言,不再是一锤子买卖,女方婚后对自己的父母仍有权利和义务。
男女结婚也会单纯很多,纯粹是因为相互喜欢而结婚,婚后也是以小家庭为中心,自己的父母自己孝顺,配偶对另一方的父母是协助赡养义务。哪一方父母有时间就帮小夫妻带孩子,哪一方父母能力强可以适当帮扶小夫妻,而不是非得要一个女人嫁给男人一家子。我觉得这才是理想的现代化的婚姻家庭关系。
--
FROM 120.244.20.*
传统文化有好有坏,肯定是要有甄别的继承传统文化啊。
【 在 esmil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样想跟当前的调子是背道而驰吧。。。现在恢复传统文化,搞乡贤建设,根子上还
: 是继承一些些封建思想吧。
:
: ...................
--
FROM 120.244.20.*
你搞反了。因为农村重男轻女,女性才更多的转到城市生活。这就是为什么农村剩男多,城市剩女多的原因。农村只有真正的改变重男轻女的丑陋习惯,才能消灭彩礼。
农村人现在只要和城里人一样交养老保险,就会和城里人一样有养老金。
城里人重男轻女少得多,就算有彩礼也是给女儿带回自己家,和农村完全不一样。
【 在 yemo 的大作中提到: 】
: 避重就轻转移矛盾。
: 为什么是农村严重?只是愚昧、缺乏教育宣传?城市就不重男轻女?
: 本质是农村老人缺乏社会保障,依赖子女养老,中国传统都是儿子养老,是传统文化。独生女儿嫁出去不收点彩礼,损失太大,严重缺乏安全感。多子女的娶媳妇的钱最好就来自于嫁女儿的,总体不亏。城市老人有退休工资,情况就好多了。
: ...................
--
FROM 120.244.20.*
又来说姓氏了。城里大部分也随男方姓,也没见高额彩礼啊。城里就算有彩礼,基本上也都给女儿带回自己小家了,这和传统的彩礼留给家里已经是两码事了。
【 在 asdccy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非常简单,只要规定孩子必须随母姓,彩礼问题立刻解决。
--
FROM 120.244.20.*
重男轻女的农村少?农村有多少独生女?农村有多少老人给结婚的女儿平分家产?农村集体有多少承认女儿对父母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
【 在 flyread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能啥也往重男轻女上面扣,现在重男轻女的农村很少了。。。。
: 城市剩女多,原因很简单
: 女性生存压力小,无需买房买车出彩礼,所以很多女性可以留在城市,找个有房有车的嫁人就可以了。。
: ...................
--
FROM 120.244.20.*
你说的情况,曾经属实吧。但是最近2-3年,不知道为什么,在我有意识的八卦身边亲朋好友同事的过程中,发现彩礼神奇的变得非常普遍,而且普遍要价很高。
在我们华北农村,彩礼(18.8万现金+五金)肉眼可见的变高,给得起给不起都这样。华北农村不算穷,但是在平均家庭年收入3万的情况下,这个金额涨的堪比火箭,比通货膨胀速度还快了。
【 在 lvarez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来也是商品经济大潮下畸形产物,历史上从来不存在。但各地分城乡的多年出生性别比本版早就贴过,性别比与重男轻女宗族势力强等相关,而与高价彩礼分布不相关。比如四川农村,潮汕地区等出生性别比较为突出,但远不是高价彩礼地区。
: 早就指出过,彩礼悖论,越是经济条件差,出不起的,往往越被索取高价彩礼,竞争力强,有脸的,有权有势的,给的起没问题,反而不被如此对待。
--
FROM 120.2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