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发现报税的真坑人啊
那倒不至于。法律解释说了,年满三岁就可以抵扣,但是1月份满三岁。2月份想要当月抵扣只能造假。不造假,得要第二年才可以退税。
问题是,这么些东西完全没有必要弄这么麻烦,直接18岁以下子女教养抵扣不就得了,18岁嫌大,有16岁成年的;改成15岁,总该可以吧。
【 在 zeus2615 的大作中提到: 】
: 让你退税+补滞纳金就老实了
: 【 在 kissen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论坛助手,iPhone
--
FROM 36.112.3.*
你说的问题更大了,为什么要增加这个环节呢?
顶层设计就有问题啊。
意味着老百姓需要填啊。3岁这种毫无意义的节点——你要说16岁了,可以上班赚钱了,还有一点点意义。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认真回忆了一下,过去上班时候给大家解释就是说满三周岁即可享受教育抵扣,不满三岁就走照护抵扣,幼儿园名称不是必填项,可以直接填无,是什么填什么就可以了。说学前教育适用范围是满三周岁当月直至小学入学,系统会自动识别从满周岁的那个月然后跳转类别,还有到未来上学啥的不要点修改,要用增加。不过我看不到后面的页面,所以不知道填无是不是过不去,但按说应该没问题的,税务局让人申报目的从来就不是为了审查,那就是抵扣。
:
--
FROM 36.112.3.*
哈哈,历史我都知道,还是证明了我的观点:顶层设计一开始就不对。明明有桥,却要从河里摸石头过去。
谢谢您啊!
聊聊天,咱们也改变不了什么。看看历史,和今天没有区别啊。500年后,历史学家说,你们看2025年的人多笨,故意弄一个年终奖个税的坑。然后就有很多解读,为了展示权力拉,本来就是福利,少一点无所谓拉。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这是打了个补丁,印象里最早是只有教育抵扣,说三岁就可以数数了要学习啥的,结果大家吵的很厉害问那三岁以前难道养孩子就不花钱么啥啥的,于是过了几年又加了一条,把三岁以前加进去了,那奶娃娃也不能叫子女教育,就新搞了个名儿呗。。不要较真这种,咱们国家类似问题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想不到特别周全的,过程中一定有拍脑袋的先这么着吧有问题再改。。。
:
--
FROM 36.112.3.*
是可以啊。分成几个部分,让老百姓多填写几次的目的何在呢?
【 在 liuxy102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明0-3,4-6,7-18都可以抵扣呀
--
FROM 221.217.26.*
明明18岁或者15岁之前可以合并一个项目,非要做几个填写,目的何在?
【 在 xiaofff 的大作中提到: 】
: 纯属找茬
: 这点来说,税务APP上没错!!!!!!!!
--
FROM 223.1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