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独生子女养老问题开始爆了
这几天听说了好几个同为独生子女的同学、老家邻居面临的父母养老事件。一个字“惨”。
A,上海工作,混的不好,入赘当地一户普通家庭,孩子还不是亲生的,没有任何话语权。父母一直在县城老家生活,父亲偏瘫,母亲糖尿病,平时靠叔叔接济,这样维持了5、6年。最近叔叔也去世了。这哥们儿回来把父母接到上海去了,只用了3个月,父母相继去世。
B,在西安某事业单位工作,工作特别特别忙,只有过年才回来。父亲瘫痪,靠母亲照顾,最近母亲也瘫痪了。这哥们儿弄来一辆越野车,后座放平,把父母绑在上面,对,就是绑,拉走了。小区邻居都出来送行,旁观者无不垂泪。
--
修改:wusanguibaby FROM 114.247.186.*
FROM 114.247.186.*
没错,如果很有钱的话,显然在家附近再给父母买套养老房啊,这谁不知道。
问题就是没钱啊,如果没钱,但是有多个子女,用穷人的照顾方法来解决问题也可以,比如就在县城租个房,几个子女轮流照顾,有啥吃啥,有病也不治了。
现在是要钱没钱,要人也没人
【 在 lelewe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似乎也和独生子女没有必然关系 只能说穷人的问题 及时不是独生,父母有病,两个孩子的都和这个男的一样窝囊的话 也一样有问题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5」
--
FROM 114.247.186.*
两种解决方案:
人少,钱多
钱少,人多
独生子女政策肯定造就了一大批少子家庭,但是大多数家庭也没有因为少生了孩子而富裕起来。
现在就是:一个穷人,还没帮手,还要照顾两个生病老人
【 在 newlifenew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不是独生不独生的问题,这是本身这个情况就不可能不惨,除非特别有钱。
--
FROM 114.247.186.*
关键问题:独生子女照顾俩瘫痪老人的这种模式至今才开始逐步建立起来,一定要有小白鼠去经历痛苦,去探索出一条路来
之前,都是一大家子人,如何照顾,如何分工都是有成熟模式参考的。
比如我媳妇的爷爷和奶奶,河北南部农村,都是从瘫痪开始逐步走向死亡的。从瘫痪那一天这种机制就开始运转:
1、跟谁养老的问题:一般是和遗产分配额度有关,通常是小儿子,单独开辟一间房子,安装各种设施:床,火炉,被褥
2、如何照顾:一般是家中比较闲的女性成员来承担,比如换洗衣物,擦身,做饭
3、养老费用:,按照各家情况分配出资还是出力
4、看病及其它:一般由家族当中有一定社会能力的人来承担,负责带老人外出,就医等等
5、老人去世之后各种丧葬事宜也会提前准备,妥当安排。
总之,任何时候去看老人,总有个晚辈在边上伺候着,看起来老人还是挺开心的。毕竟无论这事情难易与否,都可以有个轮替,一个人,要承担从心理到生理上的双重压力,就算是有钱,也不好扛
我们做IT的,做架构设计的时候被严格要求要避免“单点”有人抬杠说我只有两个啊,比单点只多一点,能解决问题?其实这是经过反复实践的,哪怕只有一个备份,各种问题的风险都数十倍的下降
【 在 jhp2009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子多还是有点用的。
--
修改:wusanguibaby FROM 114.247.186.*
FROM 114.247.186.*
可能本身已经油尽灯枯了,要是在老家待着别折腾还好,但是没办法啊,这么远弄到上海去,可不马上就不行了嘛
第二个,要是再有几个孩子,总的兄弟姐妹齐心协力,有照顾的,有开车的。总不至于一个人绑俩老人吧?
【 在 shuofa11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一个A,三个月?那不得下毒
: 第二个B,绑是为了安全,救护车也是绑,落泪个鸡毛
:
--
FROM 114.247.186.*
我想说的是:双方瘫痪可不是小概率事件。瘫痪只是一种表现,其实就是年纪大了失能,而到了一定年纪一定会失能。
失能包括肢体失能和智力失能,只要存在一种,就和瘫痪差不多,比如,偏瘫和全瘫有区别吗?其实都是不能自理的,反正自己不能做饭,不能买菜,不能照顾自己生活。
还有一种比瘫痪还严重的情况就是老年痴呆,不但不能照顾自己,还会危害社会。
【 在 dfsusb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父母双方瘫痪这种小概率事件,放在哪朝哪代哪个国家都不会过好的。
--
FROM 114.247.186.*
没错,主要是:独生子女未必有钱,但是大概率没人帮。
原来提倡的是:只生一个孩子,经济宽裕,郭嘉养老。
最终发现:只生一个孩子,经济没宽裕多少,需要子女的时候追悔莫及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父母两个都在,其实还好说。
: 一个人先走,剩下一个的时候,才是上难度的时候。哪怕身体还好,也能自理,你也会担心他/她会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 其实这个问题还是距离问题。如果在同一个城市,很多问题都好解决。远隔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问题也就来了。(当然,钱确实能一定程度解决距离问题,比如把父母接过来。但对于北京这种大城市,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松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代远离家乡到大城市扎根的人,大都免不了这种问题。
: ...................
--
FROM 114.247.186.*
这种认知从何而来?长期卧床老人,不贴身照顾,一个礼拜都坚持不了。两天不翻身不擦洗就得褥疮,褥疮感染了就是败血症。这个阶段的人可脆弱。
农村40岁以上闲散女性占大多数,农忙也有闲时,再说了现在土地都上交了,闲人多着呢。
我岳母,岳母的一个姐姐一个妹妹,还有我媳妇的大姑,二姑。都是一辈子家庭妇女,照顾公婆伺候父母就倒霉了?
【 在 hnairlines 的大作中提到: 】
: 农村长大 没见过几个你描述的理想国
: 负责贴身照顾的那个闲散女性真的是倒了八辈子血霉吧
--
FROM 114.247.186.*
请问:农村老人需要照顾的时候是谁来承担?都放家里等死吗?
再说了,照顾老人和孩子也不应该定义为闲散。
【 在 mengs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农村哪有40来岁的闲散女性?!
: 60多的都打工赚钱,全年无休。
: 农村闲散女性多的观点,是老黄历了。
: ...................
--
FROM 114.247.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