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有在杭州、帝都都长期生活过的吗,杭州幸福感好太多了
所谓棉有两种意思,一种就是棉花,另外一种是各种化纤做的科技棉材料。
前者因为吸水性极强,是非常怕潮湿的
有些人冬天所谓湿冷,很可能就是潮湿天气,叠加穿了棉质内衣的缘故。又因为长期处在没空调没暖气的环境,导致内衣都是半潮湿状态,那当然冷了。就算外面套再多衣服,贴身一层是潮的也不行啊。
还有一种棉是各种科技材料。比如p棉什么的,这些材料再最蓬松的情况下,大概保暖性能也就和羽绒相当。这些材料还有个特点或者卖点,正好和棉花制品完全相反,就是第一几乎不吸湿,第二打湿后依然有不错的保暖性能,这方面比羽绒强,但仅仅是潮湿,而不是打湿的话,保暖性是基本相当的。谁会大冬天的让衣服打湿呢,所以这个只对户外服饰才算个优点。
简单点说,潮湿环境。纯棉内衣确实不好使。但羽绒服依然是好使的。对一般人来讲,冬天最保暖的材料就是羽绒。什么南方羽绒服不管用,那都是属于瞎扯了。好好检查下自己的内衣袜子什么材料倒是真的。
【 在 inthera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棉服里面也是蓬松吧,不晓得,那个博主没有以具体材料做对比
--
修改:wrsea FROM 223.166.104.*
FROM 223.166.104.*
你衣服穿的不对,
把纯棉内衣换速干保暖内衣。
把袜子换羊毛袜,
然后你再感受一下呗。
内衣是半湿的,那当然寒冷往衣服里面钻。
【 在 bom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错了。
: 南方的冷是往衣服里钻的寒冷,一般都是下雨天或者非常潮湿的天气。
:
--
FROM 223.166.104.*
有没有日照大概能影响体感温度4-5度左右
潮湿大概能影响体感温度3-4度左右
综合大概有8度左右影响
如果北京晴天 vs 长三角阴雨天,确实不好说哪个更冷。因为通常温度大概也就差8度左右。
但长三角也不是冬天都是阴雨天,同样是晴天,那长三角就明显优势了。
不过我也非常讨厌长三角的阴雨天,主要问题还不是温度方面的,而是视觉方面阴沉沉的感觉非常差。
【 在 bom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是南方人吧。
: 你觉得南方同样温度2度,阳光明媚的天气、和下雨的天气,体感温度能一样么?哪个天气更冷?
--
FROM 223.166.104.*
去年的天气也不太好,最大问题是夏天太长了。而几乎没有秋天。10月还在热,然后11月就直接冬天了。
我对比了一下珠三角,去年秋天比深圳舒服的没几天。
而前些年秋天其实是最舒服的。
【 在 tiju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连续两年,梅雨期还没那么难受就很快过去了。去年冬天也基本没有湿冷攻击。除了高温那两个月,其他月份我觉得是变舒服了。
--
FROM 223.166.104.*
我特定只是针对去年来说。
正常来讲长三角确实是9月后半段-11月最舒服。这个时间段通常是长三角的黄金季节。
但去年其实挺奇葩的
一个是高温天气特别热,35度以上大概有50天。第二一直到了10月中才不太热了。11月又降温太快了。
同样对比深圳的话
7-8月都比深圳热
9-10月和深圳差不多热
到了11月以后又马上比深圳冷
也就是整个下半年气温完全被珠三角吊打了。几乎没有优势时间段。
虽然我个人对热倒也不是特别在意。
【 在 tiju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能说每个人感受真不一样。10-11月这俩月超级舒适。10月没那么热了,而你说的11月入冬,其实根本不冷。长三角上海杭州10-11这两月是最舒服的季节了,被你说的?要不是常年居住的,真被你唬住了
--
FROM 223.166.104.*
羽绒服的保暖性能随湿度变化导致的变化并不明显,这个有专业测试的。只要不打湿。即使打湿状态,还有专业的拒水羽绒。一样可以达到很强的保暖性能。
而化纤材料的话,吸湿率几乎为零(所以通常静电比较厉害),更是对湿度不敏感
日常的面料中,只有纯棉和麻类的面料随湿度变化,保暖性能极度变化。
衣服这个东西确实是有些讲究的
潮湿天气就要避免纯棉的衣服。尤其纯棉的内衣。因为稍微一点汗压根干不了。即使不出汗自己也会吸湿。
风大的话就一定要注意防风,尤其骑车那就更加要注意
不过如果不是骑车的话,通常羽绒服的防风性能也是足够强的,因为为了防跑绒通常都是不太透风材料。也不会比你说的夹克或者专业的冲锋衣差多少
风特别大,普通羽绒服防风性能还是不够,可以买防风防水面料的羽绒服。
如果纯粹抗冷,那还是羽绒服效果最好。充绒量就是硬指标。
如果短板出现在内衣不防潮,那确实外套你穿什么都可能觉得冷。或者如果你羽绒服不够贴身,还会跑风,那也是没用的,但不代表羽绒服本身保暖不行。
【 在 wuyonghai11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面是那位讲了一个科普博主分析的,空气湿度大,在羽绒服空间里导热更快,所以体感温度低。我在武汉的感觉就是,下雨天你穿多厚都冷到骨子里,现在想想,棉夹克和羽绒服,确实差不多,而且不需要防风,在北方,你衣服防风最重要,风吹不透衣服,身体就不会冷,最多手冷脚冷。当然如果你在南方习惯了,可能感触没这么深,不过这说的也是北方人的感受,南方人到北京,对干也是很敏感吧
: :这个是穿了假羽绒服吧:羽绒服保暖不如夹克,有没有搞错?:检查看看充绒量多少:虽然个人不是很喜欢穿羽绒服,但论保暖羽绒服还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修改:wrsea FROM 223.166.104.*
FROM 223.166.104.*
元旦我在海口都不用空调,深圳需要?
数据说话吧
深圳元旦均温是12-19度,如果需要空调的话,那也是热空调
你哪年元旦去的深圳,我还可以把历史气温数据调出来,看看是真的需要开空调,还是你在胡说八道
【 在 metaers 的大作中提到: 】
: 吹牛逼,我在深圳出差的时候,元旦都要开空调
: :我特定只是针对去年来说。:正常来讲长三角确实是9月后半段-11月最舒服。这个时间段通常是长三角的黄金季节。:但去年其实挺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3.166.104.*
杭州优势其实就是,在比较有高薪机会的城市里面对比的话
是最容易达到好的居住环境和休闲环境的。
北京上海深圳收入更高,但普遍要达到好的居住条件更难,尤其北京。
其他小城市有些建设得也非常好,但高薪的机会又很少
杭州大概算两者中间的一个平衡。
不过杭州气候是个很大的减分项目,全年气候几乎都比上海差一点点。浙江的高考难度也是一个减分项。
【 在 netcom 的大作中提到: 】
: 至少医疗资源和教育资源是实实在在的
: 杭州人其实很不容易,本质上“吹”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争取更多资源嘛
: 环境的话浙北浙中苏南很多小城我都去过
: ...................
--
修改:wrsea FROM 223.166.104.*
FROM 223.166.104.*
你好歹把不同材料的衣服面料都试试后再谈体感啊
大部分人贴身内衣层都是棉材质为主,那么潮湿天气湿冷自然就不奇怪了。如果极端的潮湿天气,类似下雨天了,那少出门就是了。
另外就是如果室内持续没暖气空调的话,那确实无论穿多少衣服,时间久了都冷啊。但现在搞个空调制热总不难吧。
算了,懒得说了。很多人扯这个只是想证明地域优越性,而不是想提高生活质量,说了也白说。
【 在 wuyonghai11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这和个体感受差别很大,这成两边科普对峙了
: :羽绒服的保暖性能随湿度变化导致的变化并不明显,这个有专业测试的。只要不打湿。即使打湿状态,还有专业的拒水羽绒。一样可以达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修改:wrsea FROM 223.166.104.*
FROM 223.166.104.*
屋里开地暖空调了没?
如果屋里长期冷着,那出门是更冷啊。这个基本上是无解的。
我刚刚到上海也冷得受不了,后来屋里制热跟上就不觉得了。
衣服主要就内衣,这些户外品牌有速干优势。至于外套各种户外冲锋衣是比不上羽绒服的保暖性的。
不知道武汉冬天能有多湿,我在上海这么多年,自从屋里采暖解决了,几乎没感觉到明显湿冷,倒是屋里加湿器少不了。偶尔有些天觉得特别潮湿的(湿度90%+的天气),把袜子换成羊毛袜也就好了。
不过我还是不喜欢长三角的冬天,但也没觉得会比北方冬天更冷。
【 在 wuyonghai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在武汉四年啊,我啥衣服没试过,20年前我就穿的哥伦比亚,奥索卡,北面了哥,我殷实家庭出来的啊,还不是给我冷的一溜够,我第一年武汉差点长冻疮啊兄弟前面有个浙大的不也说,在杭州也是冻疮,我在北方18年,骑自行车大风天冬天,从不戴手套帽子我妈天天骂我我也屁事没有啊,我要不是武汉四年我说这个,那我不配说我上过大学,当然是体验过才说的
: :你好歹把不同材料的衣服面料都试试后再谈体感啊:大部分人贴身内衣层都是棉材质为主,那么潮湿天气湿冷自然就不奇怪了。如果极端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修改:wrsea FROM 223.166.104.*
FROM 223.166.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