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老人住地头。大家可以不愿意相信,但这是事实。
同族嫂子在路上说婆婆两句。被小叔子听到。上前两巴掌。同是河南。差距这么大
--
FROM 223.104.110.*
族规的作用,有的地方保留较多,有的地方已经很少。但也在慢慢消解。
在古代,皇权不下县,一个县衙才几个人,关不了那么多人那么多地方。所以使用族规,在历史上起了很大作用。
消解的原因:以前生产力落后,大家都生活在那片区域,不遵守族规便无法生活。 但现在生产力发达,哪里都能混口饭吃,不听你的你也不能把人家怎么滴。 比如白鹿原中有人赌博,白嘉轩动用家法打,他们也乖乖地听着,而现在,他还还会让你打?
【 在 visco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是南方有祠堂、同族在一起的好一点,有族规在,没有人太过分
--
FROM 27.224.241.*
人性基本泯灭
【 在 ajun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人给儿子盖楼房,娶来媳妇以后,自己就到自留地的地头,搭一间猪窝,苟在里面,度余年。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PJF110」
--
FROM 117.129.68.*
我们这边没有 我们这边的老人基本都能安度晚年 实在晚辈不愿意照顾的也会送养老院 经常去看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iamiiami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方没有祠堂?
--
FROM 113.235.116.*
这不能算是堵的慌,你看看盲山,盲井,百年孤独,那才堵的人心难受。
--
修改:ajun FROM 39.148.66.220
FROM 39.148.66.220
病态的婚恋观导致女人地位奇高,男人没有话语权,也就没法对老人尽孝。彩礼这么高,老人给儿子娶媳妇后,已经无力体面生活。
【 在 ajun 的大作中提到: 】
: 豫东就是这样,宅基地不够用。我堂嫂子在结婚前几天,专门来检查了一下,一看老人还没搬出去,立即发火了,如果不马上搬出去,这婚不能结。
: 我小时候分的宅基地,几个儿子,给几个宅基地(这也可能是都想生儿子的原因吧),没有多余的给老人的。
: 下面这个就是我大爷的地头房,这个很普遍。
:
: 这个是同村的涝大娘的地头房。她得了癌症,儿子不但不管,还不让他妹妹管,来了就要打出去。
发自「快看水母 于 JSC-AN00」
--
FROM 124.127.220.*
河北有的地方也是一样。如果老年农民每人每月有1000来块钱的养老钱,估计就不会这样了吧。给儿子结个婚,掏空家底并借债的比比皆是,然后老人还债。
--
FROM 123.112.65.*
我们那是村里额外给一小块地盖个小房,大了也没必要,条件丰俭由人,但也不至于到照片里这样。儿媳就不是从小养大的,肯定不愿和老人住一块,平白多些家庭矛盾,老人还要看眼色。不缺吃喝,自己一个院挺好
【 在 ajun 的大作中提到: 】
: 豫东就是这样,宅基地不够用。我堂嫂子在结婚前几天,专门来检查了一下,一看老人还没搬出去,立即发火了,如果不马上搬出去,这婚不能结。
: 我小时候分的宅基地,几个儿子,给几个宅基地(这也可能是都想生儿子的原因吧),没有多余的给老人的。
: 下面这个就是我大爷的地头房,这个很普遍。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so guud」
--
FROM 124.127.197.*
我鲁西南也有 两个儿子 把老宅子分给儿子 自己去地头搭个小房子 直到死
【 在 ajun 的大作中提到: 】
: 豫东就是这样,宅基地不够用。我堂嫂子在结婚前几天,专门来检查了一下,一看老人还没搬出去,立即发火了,如果不马上搬出去,这婚不能结。
: 我小时候分的宅基地,几个儿子,给几个宅基地(这也可能是都想生儿子的原因吧),没有多余的给老人的。
: 下面这个就是我大爷的地头房,这个很普遍。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5」
--
FROM 117.129.67.*
淮河以南的地区应该都这样。
【 在 wwwlb2002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我不是要搞地域攻击哈,但是不得不想,是不是南北方的地域文化或者是经济差异问题呢?
:
: 我这几年去过的我们湖南的几个地方的农村,基本上都是年轻人在外边挣钱,然后回家在村里给父母盖大豪宅住……
: --
: 天苍苍 野茫茫 明月夜 短松冈
: 老夫聊发少年狂 一树梨花压海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2206123SC」
--
FROM 60.207.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