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两页回帖,SJB比较多啊
有些人有种奇怪的思想:他们是不是觉得发帖的人应该如国会提案一样,总要有明确的主张,有充分的可行性论证……与此同时,他们还要阴谋论对发帖人提出质疑。
如果帖子是涉及别人涉及公众的主张,比如地域贴,那么这样打回去大快人心。
但如这个楼,就是个人的故事和心理分享,lz可能就是想把这里当个树洞,缓和下情绪,大家这么苛刻干嘛呢。网络不是战场,大家来上网不要崩那么紧吧。
===
回到lz帖子,感觉是进入惯性了。一个人如果看重某个事情,并且长期持续投入了,那么大概率后面会越跟越紧。所以事业全身心沉浸进去了,就还会这样;家庭放松了,感情就越来越松。这不是逻辑,这就是客观现实吧。如果要改变,估计说教、抱怨等,都是没有用的。唯一可能的,就是他的事业你适当关注和表示支持,家庭要适当拉着他进来一起,比如小孩的有些事必须让他一起,一天两天没效果,三年五年后才可能慢慢发生变化。
【 在 Azimut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在北京国企,他去年去高铁三小时的外地创业。创业足足十一年,过去十年都是我一个人支撑买房家里开销和孩子教育费。他创业去年年中才有起色。
: 今年初五离京,两个月后的清明才回,还是为了买车。家里有油车,但他还是一意孤行把半年多挣的大几十万全买车了,车只他一个人外地用,我和孩子北京都是自行车,而我和他认识二十年都没给我买过超过三千的首饰,去年他说有利润,我还开玩笑买个老铺金手链,人家嫌弃贵。昨儿结婚十五年,我又开玩笑提起,回我金价要跌,等他整到一百万再说。其实我个人有这个能力买,不过是希望他有个态度,不过以后我不会提了,他昨儿给自己买了最新款的华为手机,也是大几千。
: 平常我不找他, 他基本不会找我,更别说提供情绪价值,对孩子也可以两个月基本不过问,更别说主动微信联系(孩子初中有pad和微信)。
: ...................
--
修改:ForSolitude FROM 115.194.22.*
FROM 115.19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