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山西大同案的一个恶劣影响是让几乎所有男性都有可能成为墙煎饭
疑罪从无是鲜血和生命总结出来的司法经验,8,90年代那么多证据不足被枪毙判刑的,近年来朱军案小慧君案无不对当事人造成足以改变命运的伤害,即使案件被纠偏,但伤害已经不可挽回,冤枉一个好人比放走一个坏人产生的恶果要大的多。
【 在 nirvanals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都想笑,谁告诉你现实中定罪需要完整证据链的?中国现在搞得是完整的疑罪从无?很多时候法律是从实践骄角度恨衡量利弊吧。
: 现实中都是看定罪证据是不是足够多吧,看证据是否足够多等于完整证据链?宁愿留下一个巨大漏洞也不惜疑罪从无?
: 任何法律都是基于两种基本情况
: ...................
--
FROM 223.104.40.*
你的意思是现在社会是乱世对吗?暴力刑事犯罪逐年下降的乱世?
【 在 nirvanal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能看懂吗,我说的是落后社会一般有乱世用重典的思维方式,乱世用重典是个成语不理解?关键是落后社会不明白?
: 我们现在不落后了,但是依然谈不上绝对疑罪从无,说白了看能力大小。
--
FROM 223.104.40.*
那这个思路推广下来是不是就是法律是可以商量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再推倒一步就是法律的客观性依赖于法官而不是法律本身?
【 在 nirvanal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就是你们的问题,你这段话如果你是强行记忆当我没说,我对类似这种话的理解是,我们的方向是疑罪从无,说白了,要有疑罪从无的精神,但是我想说的是同样要考量实践中没有百分百疑罪从无,看社会能力做到什么程度。
: 指明了方向,但是单凡动动脑子就知道不能绝对化,而是一步一步根据实际能力改良。我举例乱世用重典具有时代合法性就是阻碍疑罪从无客观因素。
--
FROM 223.104.40.*
怎么没有,你是不是没看到二审被告代理主张追究12名相关办案人员工作失职的新闻。
【 在 shixiangyun 的大作中提到: 】
: 疑罪从无这个疑也是有程度的。
: 而且嫌疑人翻供,就对翻供理由有解释的义务,比如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被刑讯逼供了、侦查人员哪句话造成他重大误解了。
: 毛线理由都没有,先“敢作敢当”主动承认发生了x关系,因为辩护人母亲通风报信又翻供。当司法部门傻子呢?
--
FROM 223.104.40.*
你终于把自己的想法解释明白了,可惜疑罪从无的法律精神就是非黑即白的,因为在没有人有上帝视角的现实情况下,让可能的犯罪嫌疑人逃脱法律制裁是唯一选择。如果你不信我说的,可以找专业的律师或法律专家去求证。
【 在 nirvanals 的大作中提到: 】
: 动动脑子好吧,不要非黑即白一根筋:现代社会比过去进步,但是距离疑罪从无完美化依然很大距离,所以现在可以避免乱世用重典,但是不是绝对疑罪从无,要做多方面考量。
: 数字化模型就是
: 如果充分证据是10,过去可能证据只有1,2点就判了,现在可能6,7点,将来慢慢的8,9点,但是完美10点百分百估计不可能。
--
FROM 223.104.40.*
喜欢胡搅蛮缠的人别回我帖子
【 在 shixiangyun 的大作中提到: 】
: 12个人一起刑讯逼供了他吗?
: 呵呵…
--
FROM 223.104.40.*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是以口供去套用法律,这个案子争议点如此之大就是因为法官排除了有利于被告的直接证据而采用了不利于被告的间接证据。如果这种口子越来越大,马彩云法官的事件也会越来越多。往性别对立上带节奏改变不了现实。
【 在 nirvanals 的大作中提到: 】
: 笑掉大牙,所以西大那边为啥有陪审团讨论定罪?按理西大那边都非黑即白了?律师是辩护的,哪里判案子最后又不是看律师说啥,看法律条文说啥,比如qj很多时候确实重视女方口供。只要证据符合法律条文要求即可。
--
FROM 223.1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