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被孩子伤了心,不知道怎么缓解情绪,也不知道怎么教育
你的问题是一个人带两个娃忙不过来,从姐姐骑车离开视线开始,你就已经失职了。11岁虽然个子挺高,但脑子还是孩子,社会功能也是。我和家人也出现过一人在前面等,但没看见错过的情况,但发现时间不对会打电话,没电话就直接回家。说明错过是每个人都可能有的疏忽,但孩子没有能力恰当地处理这种意外,需要家长负起责任。如果你没告诉过孩子这种情况该怎么办,也没有在弟弟累了的时候嘱咐姐姐一起慢点骑,大家保持彼此能看见,那就是你没教会孩子应对方法,不怪孩子。等你找到孩子,应该先关心她有没有着急害怕,给她个抱抱,道歉说自己不应该放她一个人骑远,只顾弟弟,以后会注意和她待在一起。结果你只发泄自己的焦急和愤怒,还拿110施压,让孩子觉得自己闯了大祸,但又不是故意的,不知道如何改正。孩子担心害怕的情绪没人看见和安慰,还被本来有保护责任的妈妈指责,又说不出我这些道道,当然会情绪恶劣。你不关心她,她不关心你也正常。你并没有像自己说的对她巴心巴肝,你没看见孩子的需要和情绪,只是索取她来理解你关心你安抚你,而这些应该你老公来做,并且帮你一起保护好孩子。人的大脑25岁才完善,之前都需要父母付出大于收获。
【 在 apple123321 的大作中提到: 】
: 姐姐5年级11岁了。弟弟3岁多。四年级感觉姐姐比较叛逆,5年级上期有缓和,这学期又觉得更叛逆了。
: 昨天吃了晚饭我说带孩子们去骑车。姐姐挺高兴的。姐姐骑自行车弟弟平衡车。我家外面就是河边绿道。我们就顺着绿道骑。一路都有椅子。慢慢骑到一个大滑梯那里,姐弟俩就在那玩。因为姐姐作业没有写完,所以差不多时间就往回走。过一会儿,弟弟说他骑不动了,姐姐骑前面去了。我们后面一路都没有看到姐姐。我以为姐姐已经先回去了。结果回去后发现姐姐没有回家,电话手表也没有带。我就让孩子爸爸把弟弟看着呆家里,我出去找。这时候天已经黑了。我从小区出来,一路走一路喊也没有人回应。我心里也很慌。给孩子爸爸打电话也确认没有回家。又一直往前走,看到孩子骑车过来。我说真是急死我了,再找不到我都要打110了。孩子说,她在椅子上坐着等我们,没看到我们走过了。我就说,嗯嗯,你等我们的话就多注意一下吧。结果孩子就炸毛了,骑上车就走了。等我自己走回去,自行车车停家门口,把自己关房间里。爸爸说到家就这样了,回来也不理,问她什么也不搭理。
: 我也没有搭理她。后面都8点50了。平时9点差不多就要洗漱准备睡觉了。这时候她也没写作业。我就让爸爸去哄她一下,爸爸就去叫她吃猕猴桃,她不吃。然后就说那就洗漱睡觉吧。她也不搭理。
: ...................
--
FROM 223.72.41.*
其实也不是皮实,当初被无理虐待的孩子,长大了就会变成lz这种情感隔离的父母,心理疾病代代相传。lz女儿知道反抗还比较健康,赶紧认错和安慰妈妈就毁了。
【 在 yiran2000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哈哈哈哈,以前是这样的,那会儿多子女家庭,孩子皮实得很
: 现在的孩子不能这样打和训,真会出问题的。。。
:
: ...................
--
FROM 223.72.41.*
我不赞成妈妈先说自己急死了,应该父母关心孩子,而不是孩子关心父母。妈妈应该先问孩子是不是害怕了,有没有遇到什么危险,安慰孩子没事了妈妈找到你了,妈妈不对没看好你,以后不会了,下次出门提醒你带好手表,随时联系。
先说自己急死了,就是隐形攻击让孩子内疚自责。别说未必是孩子的错,就算是孩子犯错,也应该让孩子专注在自己身上,看看正确做法是什么,错误做法给自己带来什么坏处,而不是因为对父母内疚而改变,这不是良好的动机。等孩子平静和学会应对之后,再引导考虑他人感受,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而不是为了让孩子承接父母的情绪。父母当时的难受需要自己化解,找成人帮助,而不是要求孩子让自己好过一点。孩子没有这种能力,心理医生还要五百块钱呢。
【 在 noon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一,下次再有这种事,你哪怕先骂她了,也要马上抱住,说:急死我了,我都要吓死了。。。这本来就是你真实的情绪,表达出来
: 第二,你和姐姐已经冲突了,后面就应该你配弟弟睡觉,你老公和姐姐谈。你们母女都是硬刚型的,要知道缓和,制造缓和。如果有一天爸爸和那个孩子冲突了,就你去解决。
: 第三,这个岁数,叛逆挺正常。不懂关心人你慢慢教她。别太伤心。她没扶你,心里估计也后悔了,但是她说不出来呀,你们不是还在冲突中吗
: ...................
--
FROM 223.72.41.*
孩子内心肯定很害怕,既担心自己丢了,又担心父母责怪自己。只是11岁了,不会像五岁那样当街大哭,但这种恐惧的心情到成年也不会变的,只是有更多办法处理而已。lz只看到自己带娃的艰辛,找不到孩子的焦急,要报警的压力,但完全看不见孩子从独自骑远,妈妈留下看护弟弟,到自己和家人走散,再等到天黑没等到人来接,不知道该回家还是继续等,这期间都是什么心情。恕我直言,这种如果是恋爱关系,显然lz一点不爱对方,大家会建议分手。可惜亲子无法分手。
【 在 yiran2000 的大作中提到: 】
: 妈妈带着弟弟把她丢下(虽然不是故意的),孩子内心已经不太舒服了。找到以后,妈妈抱抱女儿说“对不起,还以为你回家了,回家看你没在吓死我了”,就没什么事儿了
: 这个事肯定是孩子的不爽更多,楼主不该和孩子较劲。
:
--
FROM 223.72.41.*
如果孩子先开口呢?大哭说妈妈吓死我了,你去哪儿了,天黑了我好害怕啊,为什么有了弟弟你就不管我了呢,你是不是不爱我啊,把我丢了你太不负责任了,你是一个坏妈妈!孩子克制情绪没有发泄指责,就是怕父母不高兴,这是因为孩子爱父母,而不是因为孩子是完美的人。我一贯认为,真有爱,能力自然会达到,小猫小狗都知道如何让主人高兴,别说父母做不到照顾孩子的感受,换成领导马上知道怎么做了。要承认很多父母真的不爱孩子,这是残酷的事实。
【 在 no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lz那个性情。还是先说急死了吧
: 她自己的感情就是着急,那就表达出来就好了。
: 不能过分要求孩子的同时,也不能过分要求一个着急的妈
: ...................
--
FROM 223.72.41.*
妈妈先对女儿的痛苦和需要视而不见的,或者说女儿就没学过如何及时关心别人。人是被造就的,不是生而为人。狼养的孩子只会学狼叫,要想让女儿贴心,当然要父母先示范。这是科学规律,指责孩子是没用的,只会逼死。
【 在 BIG3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孩子善于表达当然另当别论。
: 但如你所说,只是如果。
: 女儿对于母亲晕倒视而不见,这本身就说明问题很大。
: ...................
--
FROM 223.72.41.*
如果妈妈忍不住表达情绪,就应该想到女儿也有忍不住的情绪,只是不知道如何表达,或者不敢表达怕伤害妈妈。总之,妈妈仗着自己是大人能力强地位高,抢先表达情绪是有问题的,这其实是迫使女儿压抑自己的情绪。父母爱孩子,就会心疼亲子分离时孩子的痛苦,而不会发泄自己的痛苦让孩子更痛苦。其实承认不爱没什么的,比不爱装爱还要对方报答健康多了。
【 在 no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孩子先开口很好呀。就应该教孩子开这个口
: 还有,孩子不开口不一定是他们怕父母不高兴。有的时候就是他们不会表达。
: 其实你把这个场景换成一对恋人,也是一样的。即使真心相爱,这种事也很多
: ...................
--
FROM 223.72.41.*
教育当然包括行动和语言,但是孩子没感受过贴心,你嘴上要求她做到,她也不会啊。就像没吃过红烧肉的人,你拿枪逼着他做,他也做不出来啊。所以言传身教缺一不可,lz不关心孩子骑远、不关心孩子走失害怕、不关心孩子被她指责愤怒伤心,却要孩子关心她晕倒,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做呀。没像lz一样雪上加霜就已经很善良了。如果说让你把我丢外面还骂我,晕倒遭报应了吧,怎么不气死你,lz也只能受着不是。很多父母只是欺负孩子弱小,不会像我模拟的这样有攻击力罢了,也就是欺软怕硬。
【 在 BIG3 的大作中提到: 】
: 光示范是远远不够的,
: 比如父母不吸毒,示范了,儿女就不吸毒吗?显然不会。
: 你还要教育他,告诉他什么是对的,教育当然包括行动和语言。
: ...................
--
FROM 223.72.41.*
不是,是如果有爱的话,不完美也是完美。如果没有爱,做到完美也只是虚伪。那个李翊云,从来不打骂孩子发脾气,摔门都没有过,俩娃先后卧轨紫砂,就是因为形式下面并没有温情,没有对孩子真实的关心。从一朵花到一只猫一个人,爱和不爱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谁也骗不了。
【 在 no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你认为做不到完美就是不爱,那就是不爱吧
--
FROM 223.72.41.*
不是养大就有爱的,否则福利院有免费的爱,谁愿意去?很多人也不是故意不爱孩子,而是本身缺乏爱人的能力,自己并没有长大。还有一些父母和子女天性不合,如果相爱容易,街上随便俩人彼此供养,过几年就相爱了。养育后代很多动机是为了自己,没必要强行拔高给自己上难度。实事求是大家都松口气。
【 在 BIG3 的大作中提到: 】
: 父母抚育子女,但孩子没感受到爱。——这种说法完全站不住脚。养到十几岁,没有爱的付出?因为一件事否定十几年爱的付出?我认为你这种想法本身就是极端的。
: 如果孩子对父母的爱没有感知,那就说明父母的教育不到位。——你付出爱,不代表孩子自然学会爱。你会做红烧肉,你孩子就是天天看,她自己不想学,照样不会。你得教他。
:
: ...................
--
FROM 223.7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