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被孩子伤了心,不知道怎么缓解情绪,也不知道怎么教育
如果你认为福利院也有爱,那咱们定义不同,彼此尊重吧。按这个逻辑,监狱也有爱,只是衣食住行标准低点。不照顾陌生人,是因为孩子是你生的,不照顾犯罪。即便如此,丢弃虐待杀害孩子的也不少见。是不是养到十岁杀了,等于爱了十年,恨只有一天?
【 在 BIG3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完全是自己的臆想。
: 即使在福利院也有爱。父母照顾子女衣食住行不是爱吗?如果不是,你为啥不去照顾一个陌生人?也许你觉得这些爱并不够,但你不能说他没有。
:
--
FROM 223.72.41.*
爱是对方能感受到爱,不是逼着对方承认有爱,也不是单方面用付出多少来论证有爱。被爱是一种感觉,不是数学题,更不是债务。债务更接近恨。
【 在 esmile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要区分的是:爱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责任的。。。
:
--
FROM 223.72.41.*
我觉得吴谢宇是真爱他妈的,他妈确实活着痛苦,而且儿子如果失控,他妈活着也失去意义。吴谢宇是关心了解他妈的,死亡是母子的解脱。我也同意冷漠和控制比杀害更少感情,杀人至少把对方当主体,冷漠控制其实没把对方当人,只是工具或自身的延续。如果你不可能想到杀死对方,其实也没有承认过对方的存活。
【 在 esmile 的大作中提到: 】
: 较真说的话,杀人犯也不能说就没爱,只不过他的爱可能掺杂了很多别的东西。。。
: 冷漠的、控制型的爱有可能比杀人犯更少
:
--
FROM 223.72.41.*
你说这几件事都是家长失职。上下公交应该孩子在前面,出远门应该带好电话手表。你小时候不应该一个人被留在家里,现在很多孩子高坠死亡,都是因为独自在家。lz也不是和孩子走散,而是选择陪伴小娃,没看好大娃。大娃和妈妈弟弟一起出门,如果不是生气或发生什么,也不可能单独回家。妈妈在决定陪弟弟慢慢骑时,应该先喊住姐姐,约定一起慢骑或者在某处集合。我和大人一起骑车,也不会不联系就散开,这一定会造成彼此着急,妈妈作为大人应该预见到这一点,她明显发自内心不太在意姐姐,过早指望她独立。既然是家长过失在先,有啥立场发脾气?犯错是正常的,很多人也做不到道歉,但再发脾气就错上加错了。家长比工作有更高的职责,不能因为没有领导监督就放任自己,让孩子承担随意的结果。孩子受到伤害,等父母老了会还给父母的。
【 在 almondwu 的大作中提到: 】
: lz以为娃直接骑车回家了,自然不会留心路边座椅。娃还小,没看到妈妈过去,自然不能苛责,但是lz没看见娃也可以理解。不知道楼里这么多指责lz的人事情轮到自己头上,是不是在见到娃的一瞬真能第一时间表达对娃的关心而不是释放自己的放心,还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当事后诸葛亮。反正我老公带娃在国外走岔过一次,天黑下雨,我老公先刷卡下车,娃卡没刷上被公交车带走了,身上没任何联络定位工具。后来我问他俩,见面之后是不是有终于见到亲人的喜悦相拥而泣,他俩说没有,一见面就互相甩锅。另外一件事儿是我小时候一个人在家睡觉,把家门反锁了,我妈打不开门不知道我出了什么事急的差点让邻居爬四楼窗台。等我终于睡醒过来,看家门口一堆邻居和急火攻心的我妈,嗷就哭了。我妈只会说“你可急死我了你在家干嘛呢!” 可半点儿没照顾我被吓得哇哇哭。这两件事儿里我和我娃谁也没有像lz家娃那样骑车掉头就走,回家摔东西说“凭我不高兴”,甚至气的妈妈昏倒也不扶。为什么妈妈应该无条件包容一个11岁的孩子的情绪,孩子对妈妈却可以没有一点儿体谅?
--
FROM 223.72.41.*
是的,叛逆期不是必然的,只是孩子小时候意识不到问题、不会表达感受、不敢攻击父母。青春期不是孩子变得不听话了,而是关系长久以来的问题摆到桌面了。就像王朝的覆灭,不是末期出了问题,是开国就买下隐患。
【 在 A1O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有个观点
: 叛逆,其实还是家庭教育出问题了。不是娃有问题。
:
--
FROM 223.72.41.*
经常晕倒就去看病,而不是以此来体会孩子的关心。孩子看到妈妈晕倒本身也会害怕,长大了也是阴影,难道是啥光荣的事么。既然不想改变自己就别到网上求助,父母本身就是强势,还需要网友支持吗?有问题的孩子就是这种坚决不反思、啥都是别人错的父母造成的。你小时候没叛逆过,就是心理问题的征兆,而不是优秀。
【 在 apple123321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家的回复我都看了,受益良多。谢谢大家。
: 应该是我没有表达清楚,让大家产生了误解。我们去的绿道就在家门口。这一片都是居民楼,孩子的学校幼儿园体育馆都在这边挨着的。绿道上人也多,散步的跑步的遛孩子的,所以是非常熟悉非常安全的环境。她和同学玩一个人回家也是可以。平时孩子也是自己上学放学。所以她自己骑远了,我是完全不担心的。以前这种情况下,她都是自己先回去了。而且那天她有作业没有完成,更是会赶回家做作业。我根本不知道她居然在等我们。我看到没有回家很慌张也是因为如此,太反常了。所以赶紧出去找。理智上孩子是安全的,但是心理就是慌的,怕孩子真出什么事,那就是大事。
: 见面后,我也不是指责和埋怨的语气,我就是陈述和指导:既然你等在我们,就多注意一下。在我看来,这不是指责,而是告诉方法。因为按我对她的了解,她只是坐在椅子上走神或者东张西望,并没有关心经过的人。但是孩子就是炸毛。就是无论什么事情完全不能说,不能发表意见,这也是比较窝火的地方。她回家后也不写作业,就一直发脾气,好像这是天大的事情。我认为11岁的确是小孩但是也是不小的年龄了,不要什么小事都爆炸,等着别人来哄。无论什么事情,1岁哄着3岁哄着8岁哄着11岁哄着18岁哄着,这是不合适的。
: ...................
--
FROM 223.72.41.*
好幸福的一家人。
你们是希望孩子开心,lz是希望自己开心。因为你们夫妻有安慰自己和彼此安慰的能力,lz没有,她只能指望女儿来安慰自己。她老公也是隐形的,不陪孩子骑车,孩子丢了不去找,老婆和女儿发生矛盾,自己带儿子关门躲起来。
【 在 shuiyikoudai 的大作中提到: 】
: 给你讲一个我娃骑车差点走丢的过程,非常像。
: 有次周末上午,爸爸带着娃一起骑自行车去上课外班,娃的手表在书包里,书包在爸爸身上。转弯以后爸爸把娃跟丢了,以为娃直接骑车去上课了,就一直骑车到课外班。到了以后发现娃不在,给我打了电话,我紧急往家赶。在路上设想了一百个意外情况,天觉得都塌了
: 娃发现爸爸不见了,原地等了一会之后,就径直回到了家门口常去的一个水果店。然后请水果店老板娘给爸爸打了电话。爸爸回来接到娃,我也赶到了。我俩都第一时间紧紧抱住了娃,然后对娃大加赞赏,赞表扬了她处理意外情况的冷静、机智和随机应变。随后感谢了老板娘,老板娘也很开心,说娃第一时间想到她倍感荣幸。
: ...................
--
FROM 223.72.41.*
所以我一直主张,不爱就承认,尽到责任也算不错。千万不要明明不爱,非说成伟大的爱,为孩子奉献了一切,楼主所谓巴心巴肝。然后要求孩子“等价回报”,稍有不满就攻击孩子冷漠白眼狼。明明自己价格虚标,一碗粥说成千年参汤,让对方拿黄金交换,这不是抢劫吗。lz就应该告诉孩子,人生不易,二婚没办法那么爱你,以后妈妈晕倒有老公和弟弟扶,姐姐自己照顾好自己,以后趁早找到爱自己的人成家,彼此少指望。孩子没得到爱也无法付出,家长骂骂咧咧也没办法索取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 在 testcloud 的大作中提到: 】
: lz一直争
: 争不过靠晕倒 占道德高位
: 原因就是对孩子没感情 不是当孩子养 是一个迫不得已的责任而已
: ...................
--
FROM 223.7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