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独生子女步入中年都这么难吗
对,这就是个人价值的选择。总是要放弃一些东西的,就看放弃什么了。
不可能啥都要。
【 在 newlifenew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是这个意思 ,那确实,但实际上很多人还是把老人往后放的
: 回国放弃太多,接出去有现实困难外加还得住一起,国内找好的养老院,估计财力不够
: 所以事实放弃得多较多。
: ...................
--
FROM 112.24.132.*
还是有关系的
比如肺癌,带着去做基因配型,吃靶向药,还是预后良好的。我有个亲戚就是如此,发现时已经差不多晚期了,现在4年了
【 在 zhuxiaozhu 的大作中提到: 】
: 管可能也差不多。父母身体崩掉主要还是自己的原因,和楼主在不在国内没关系。
:
--
FROM 112.24.132.*
那你怎么忙的过来啊?
【 在 newmo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正常啊,生老病死,只是以前时间没到这一步。我去年年底也是一个人带着两个老人同时去医院,医院的导医小姑娘看到之后直呼以后要多生两个。
--
FROM 112.24.132.*
这是个好办法
我还没有过同时照顾两个老人的经历,一次只能照顾一个
【 在 zmud 的大作中提到: 】
: 请护工或者陪诊就行。
: 两个老人同时在一个医院住院和在离的很远的两个不同医院住院我都经历过,自己分身乏术,只能接住外部力量了。
: 这里面比较烦的是,医生会不定时的突然要求你到医院签字,护工签的无效,告诉医生说我签个全都同意行不行?说是不行
: ...................
--
FROM 112.24.132.*
后来弟弟怎么样了?
【 在 zmud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父母身边真的挺好的,自己的父母真是只有自己会心疼。另外你让我想起了以前的一个事儿。
: 十几年前,我弟高考失利,我爸和我商量我弟后面怎么办。我是觉得应该上学,哪怕是自考或者高职,至少眼界不同了。
: 然后我爷爷拉着我爸的手说,千万不能让老二出去上学了,老大已经出去了,老二再出去,你老了谁管你呀
: ...................
--
FROM 112.24.132.*
他说的是再过一年,几个老人可能就都不在了,因此楼主也就好起来了
【 在 sani 的大作中提到: 】
: 错,你给楼主吃精神兴奋剂是空头支票
: 显然,谁能越老身体越好
--
FROM 112.24.132.*
北京都留不住人了,你北京的房子租给谁啊?
前后矛盾
【 在 Livhook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一样。现在毕业生回归二线城市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北京上海留不住人了,至少北京留不住人。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省会城市或附近的中心城市工作生活,一来生活成本没那么高,二来生活设置不比一线城市差,还离老家近。比如华东地区上海不再是首选。苏州,杭州,南京,合肥,义乌,都不错。中原可以考虑武汉,郑州。西南可以考虑成都,重庆,西北考虑西安。所有资源集中到一线城市的时代过去了。我有好几个同学老家是山东的,他们离开北京去了苏州安家,现在爽的要死,工资高,有住房补贴,还算当地青千,北京的房子用来出租。
: 这种情况下,留在国内可能几个小时开车就能回老家看父母。距离时间都缩短了。肯定留在国内更方便。
: 而反观国外,现在国外除了不卷 还有什么能明显超过国内?而不卷躺平的欧洲,已经沦落了。美国其实也卷,而且因为是移民国家,所以还能继续薅全世界的羊毛。但还能薅多久,不知道。
: ...................
--
FROM 112.24.132.*
我觉得可能是觉得挣钱要紧吧,父母当时身体还好,就没想这么多了
【 在 fengx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像楼主这样的,要么有能力把双方老人都接出去,要么老老实实在国内待着。所谓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你们出国前就没想过这些吗?
--
FROM 112.24.132.*
对,这是我的猜测
【 在 fengx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你的想法。当年出国是一种宗教,不顾一切,不惜代价,不计后果。
--
FROM 112.24.132.*
让一个心脏病发作两次病危的老人去照顾一个癌症晚期老人,这不太合适吧
合适的保姆难请,而且保姆顶多是做些日常家务,看病这一块帮不上。
【 在 coolsailor 的大作中提到: 】
: 会好的!
: 现在中关系缓和,加国也换了总理。或许我爸的签证就快通过了,我们就能团聚了。
: 岳父转到省会医院,果然水平好了很多。医生说大概率可以做支架,貌似支架术后,10年存活率很高,有的人甚至能运动。他其实体质不错,就是喜欢喝酒。如果戒了酒肯定好多了。
: ...................
--
FROM 112.24.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