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癌症病因,忍不住要说说
即便是最有争议的“Bad luck”理论,随机概率因素也只占三分之二,遗传因素不超过5%,还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病因是可以预防可以控制的,和WHO一直宣传的“三分之一可预防,三分之一可治愈,三分之一可改善”差不多。
不要把自己作孽的责任推给运气或者父母给你的遗传,可预防可控制的因素对癌症发生的贡献很大。全球每年两千万新增癌症患者,三分之一就是六百多万了。当然你要不在意三分之一的概率那也没办法。
--
FROM 218.249.94.*
有感于十大帖里一些人说改变生活方式没用。
【 在 whih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要说什么?
:
--
FROM 218.249.94.*
不同癌种影响因素不完全一样。总的来说,健康生活方式,烟酒少沾,适度运动,作息规律少熬夜,多吃蔬菜少吃红肉也有帮助。
45岁过后常体检,胃镜肠镜能发现很多早期病变,腔镜手术治愈率很高;肺癌早期治愈率也很高,但CT频率不能太高。
【 在 coolidge 的大作中提到: 】
: 预防方面,应该多注意点啥
--
FROM 218.249.94.*
这倒是,因人而异吧。对有的人来说,活着开心最重要,三分之一的长度可能远不如加倍的开心更重要。
但真事到临头了,我从来没见过能不在乎的。
【 在 whiho 的大作中提到: 】
: 改变生活方式也就是指吃素,锻炼身体这些吧?
: 那我觉得确实没用
: 因为这样可能对身体好,但对心情不好
: ...................
--
FROM 218.249.94.*
儿童癌症还有好多呢,你不能拿个例来下结论。我说的都是大量统计数据得出的结论。
【 在 SSJ100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爸我舅不抽烟不喝酒爱运动,俩都六十多癌症晚期
--
FROM 218.249.94.*
这些都只是概率,个体不好说。
红肉增加结直肠癌风险,这个是确定的。油脂蛋白高温下产生多环芳烃和杂环胺,这些也是确定的。
有些人可能天生代谢能力强,或者DNA损伤修复能力强,多吃也不会在年轻时得癌症。但我还是建议适当少吃点。
我听说过一个大四的女生,肚子痛偷偷去医院检查,结果发现结肠癌已经转移了,腹腔到处都是肿瘤。据说她酷爱麻辣烫之类的食物,上大学后家长管不了就天天吃。年轻人得结肠癌多半有基因影响,比如家族性息肉病或者林奇综合征,但即便是这种遗传易感人群只要控制得当也能正常生活很多年。
【 在 whih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酷爱羊肉串,周围人都对我说小心癌症
: 我一开始也有点忌惮
: 后来我就想
: ...................
--
FROM 218.249.94.*
个体不存在三分之一还是三分之二。
【 在 Sank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悲剧的是,你预防控制了一辈子,然后被告知你是那被随机的三分之二
--
FROM 218.249.94.*
癌症是老年病,50、60随后发病率才明显上升。年龄也是我国癌症发病率上升最重要的原因。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啥
: 烧烤是人类最早的 烹调方式,吃了 几百万年
: 一开始可没有锅
: ...................
--
FROM 218.249.94.*
运动对癌症以及其它慢性疾病的预防作用有大量流行病学数据支持。
我也做过运动防癌的动物实验,效果非常明显;另外就是运动后若干小时内也能增强肝脏对酒精的代谢能力。虽然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能直接推广到人,但我相信适度的运动对健康有显著的好处。
【 在 chelseaLL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就是喜欢运动健身和抑制长瘤,基本没啥关系
:
--
FROM 124.20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