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小朋友的不同,就是体现家教啊
你是想表达你爱人教子无方你得赶紧亲力亲为了嘛……看你家孩子这么说话我咋觉得也怪危险的呢
【 在 choose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年头老师太难当了。针对南方学校滋水事件对老师的处理结果,民间言论::我对儿子说,有一个和你一样大的孩子,在课堂上因为得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4.246.236.*
老师冲动了
另外他虽然是吓唬,但是如果控制不好,也可能造成意外
吃点教训也好
【 在 choose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师当时的冲动之举,也就跟这个十岁孩子差不多的情绪管理水平。只是成人还有点理智
: 成人明显是吓唬嘛
: 但这操作还是不好
: ...................
--
FROM 142.54.226.*
没问题,重罚
但拘留程度,过了
【 在 McAbao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师冲动了
: 另外他虽然是吓唬,但是如果控制不好,也可能造成意外
: 吃点教训也好
: ...................
--
FROM 124.205.69.*
是。拘留严重了。
教育行为失当,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在岗位上采取相应措施差不多了。
但是闹大了嘛,you know
【 在 choose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问题,重罚
: 但拘留程度,过了
--
FROM 142.54.226.*
对啊
这事儿问了不少当老师的,大家都觉得处理到这种程度,过了
不懂教育的家长,对老师群体各种看不上甚至不满的家长,都觉得处理的好。这些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呵呵了
【 在 McAbao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拘留严重了。
: 教育行为失当,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在岗位上采取相应措施差不多了。
: 但是闹大了嘛,you know
--
FROM 124.205.69.*
觉得你过度解读了,
拿水枪呲老师,哈哈, 感觉很孩子气,
正常老师就哈哈一笑、再批评两句就完了。
【 在 choose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问我后面的那几段,其实跟主楼里的那一段,都是同一个人写的
: 小朋友嘴里的喊打喊杀,尤其男孩子,他们很多时候只是觉得新奇、痛快,不必视作洪水猛兽如临大敌。段子里的男孩子,很明显,他首先是有价值判断的,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只是因为年龄尚小,他对处理不该做的事情的手段也会很极端,情绪表达也很激烈。恶意肯定不是小朋友的底色,所以极端言论出现时,根本不是大问题,平日稍加引导就行。孩子本身的是非观没有偏离,手段处理可以随着阅历增加会调整
: 相较于段子里的小朋友,事件中滋水的小朋友才是更有问题的。因为他处理自己的不痛快,用的是践踏规则伤害他人的方式。他把自己的不痛快,全部归因为外界,于是他会用水枪来发泄。而且他照脸喷,说明他在操作的那个时刻,就是为了羞辱和践踏对方,完全无视对方的身份和角色,无视整个环境或场合。这意味着家庭教育里,对小朋友相关教导的缺失。这种“我的不爽都是外人环境带给我的,我恨这些让我不爽的一切”的思路累积发展到成年,就是我们这些年来常听到的什么冲进幼儿园小学砍小朋友,驾车冲击车站或人行道人群事件,那些当事人的认知模式
: ...................
--
FROM 210.22.150.*
老师是人,他心理能量充足时,一笑而过
他心理能量不足了,就会退行,比如这次他就退回到十岁左右甚至不足十岁,只是他还有着成人的躯壳和力量
【 在 zhuxiaozhu 的大作中提到: 】
: 觉得你过度解读了,
: 拿水枪呲老师,哈哈, 感觉很孩子气,
: 正常老师就哈哈一笑、再批评两句就完了。
: ...................
--
FROM 124.205.69.*
竟然是同一个人写的?!之前感觉内在逻辑并不一致
你说的也有道理,小朋友嘴里喊打喊杀,其实跟这个拿水枪滋水的类似,都是有一部分搞不清边界在哪里
显然那个老师的问题是最大的一个,因为是成年人同时还是为人师表的。至于说是否拘留处罚过重,这个跟故事里小朋友的表现基本无关的,而主要是老师的行为过于超常规,可以用前面提到的那些对袭警医生之类的例子来辩解,但不合适通过强调孩子多么熊来说明老师的反应是可以理解的。。。
【 在 choose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问我后面的那几段,其实跟主楼里的那一段,都是同一个人写的
: 小朋友嘴里的喊打喊杀,尤其男孩子,他们很多时候只是觉得新奇、痛快,不必视作洪水猛兽如临大敌。段子里的男孩子,很明显,他首先是有价值判断的,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只是因为年龄尚小,他对处理不该做的事情的手段也会很极端,情绪表达也很激烈。恶意肯定不是小朋友的底色,所以极端言论出现时,根本不是大问题,平日稍加引导就行。孩子本身的是非观没有偏离,手段处理可以随着阅历增加会调整
: 相较于段子里的小朋友,事件中滋水的小朋友才是更有问题的。因为他处理自己的不痛快,用的是践踏规则伤害他人的方式。他把自己的不痛快,全部归因为外界,于是他会用水枪来发泄。而且他照脸喷,说明他在操作的那个时刻,就是为了羞辱和践踏对方,完全无视对方的身份和角色,无视整个环境或场合。这意味着家庭教育里,对小朋友相关教导的缺失。这种“我的不爽都是外人环境带给我的,我恨这些让我不爽的一切”的思路累积发展到成年,就是我们这些年来常听到的什么冲进幼儿园小学砍小朋友,驾车冲击车站或人行道人群事件,那些当事人的认知模式
: ...................
--
FROM 123.12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