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如果孩子特别是女孩去亲戚家过夜
请一定有意识地提防亲戚那些无血缘关系的人!
我八九岁时,我爸妈有事把我送到了二伯家暂住,那天二娘的外甥也在,是个十九二十岁左右的大哥哥,记忆里很斯文也很可亲。二伯家的堂姐比我大两岁,这个哥哥不带堂姐玩,只一直黏着我,时不时捏捏我的脸,给我拿零食还喂我吃冰淇淋,我天真地很开心。
当天晚上二伯二娘和堂姐不知有什么事情要一起外出,就留着这个哥哥和我在家,看我躺在床上要睡了他也躺了过来,亲昵地拍着我,没有经过任何安全教育的我甚至还觉得很温馨,直到他的手开始伸进我的衣服,油腻的声音在我耳边不知说着什么,我才本能地开始感到异样和排斥。感觉到我的挣扎他开始装模作样起来,按住我摸我的肚子问我晚饭吃饱了吗,我推开他说要去上厕所然后躲到厕所里不敢出来,记忆里他一直在喊我回到床上去。不知所措的时候二伯一家回来了,他若无其事地去了别的房间。
这件事我没有和父母讲过,没有和任何人讲过,小时候是懵懵懂懂有羞耻感不知如何开口,长大后怕我讲了我的父母会自责。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后,这段记忆开始变得清晰,开始让我觉得痛苦,虽然我的孩子是男孩,但是我一再对他安全教育,亲戚朋友家的女孩来过夜我也全程陪着睡。我再也没有见过那个所谓的哥哥,即使他曾的的确确心存邪念,也伸出了手,这一点我非常确定,但可能现在他也依然像普通人一样正常地心安理得地活着。
打下这段文字,我泪流满面,仿佛还能感觉到那个冬天的晚上我光脚站在厕所里时的茫然。变态不是影视作品里的那样,变态是看不出来的!视线之外,小孩子真的没有任何保护自己的能力,更可怕的是他们受到了伤害后可能你都意识不到,不要疏忽!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3.4.10.*
我明白,谢谢你。
【 在 Saab 的大作中提到: 】
:作为男性,同情和理解你。:并且想说,那几个回复说“没必要……”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坏的B。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3.4.10.*
这位网友谢谢你能对我如此共情,让我很感动。这件事和你所说大体一致,在我没有小孩之前一直在我记忆里封存,没有困扰过我,或者说我不愿意去回想。在我的孩子逐渐长大后我才会想如果当时的我换成是我的孩子,我得知后会多崩溃。
打下发帖的文字时,那个人的手黑暗中在我身上反复游移时传给我的恶意,意识到无人可以求助时的惊慌,他喊我名字时轻佻的声音,可亲大哥哥突然变脸成可怕的人的反差感,一下子冲回到我脑海里,这是我第一次为这件事流泪,我也是第一次明白,原来说出来会让我这么难受。
这件事很多人眼里可能这可能连猥亵都算不上,可八九岁的孩子记忆已经足够清晰,我不希望有小孩像我一样被父母和亲戚忽视,到了为人父母的年纪后被自己的回忆击中,又带入到自己小孩安全的焦虑中,更何况不会同样遭遇都有惊无险。提醒,是我的初衷,有的人不理解也就不理解吧,悲喜不通,别浪费你的时间说服啦。再次谢谢!
【 在 MianHou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真是理解无能。你不知道小孩子很怕惊吓吗,毫不设防的时候被信任亲近的人侵犯,她都不能理解发生了什么,本能让她感到恐惧让她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3.4.10.*
是的,我感觉我提醒别人,也是安慰了多年前那个还是小女孩的自己。。。
【 在 sherry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在微博上看到说,人长大,其实并不是整个的长大,而是像洋葱一样:身体里有很多个自己:有童年的自己,少年的自己,青年的自己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3.4.10.*
是吗,太好了,他比欺负我的坏人还让我恶心。
【 在 McAbao 的大作中提到: 】
:他骂人被站务疯了,哈哈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3.4.10.*
谢谢你,你的父母很负责。
【 在 intherain 的大作中提到: 】
:抱抱:女,初中放学去了要好的女同学家,打电话告诉家里晚上要住同学家了,和同学一起写作业一起玩,挂了电话,我父母蹿过来,把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3.4.10.*
上十大太好了,我特别开心!说我记忆错乱博人眼球的,小题大做哭诉矫情的,说得我确实挺难受的,连反驳的勇气都没有,但是我作为一个长期潜水的人还是得感谢你们,让我的帖子被更多人看到了,初衷达成。绝大多数的网友表达的共情和理解,很温暖治愈,我很感激,默默祝福。
快暑假了,忙碌的爸爸妈妈们安排好咱们自己的娃娃,平平安安,这才最重要!
【 在 kanhuiji 的大作中提到: 】
:请一定有意识地提防亲戚那些无血缘关系的人!:我八九岁时,我爸妈有事把我送到了二伯家暂住,那天二娘的外甥也在,是个十九二十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3.4.10.*
我同意你的所有观点,你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把我的心理透彻地剖析了一遍。然而,你发现一件让人玩味的事没有?我通过亲身经历想强调的重点是孩子身边有潜在危险这个客观事实,而很多网友包括你的关注重点是我的心理和情绪等主观问题。这无疑是对陌生人的带着温度的可贵善意,也是我意料之外的。有些网友看到了我的泪流满面不能理解,其实那是对处于相对封闭空间内的绝对弱者遭受欺辱的不忍直视,只是那个绝对弱者是小时候的我自己。可能是笔墨有限,造成了大家的注意力偏差,毕竟客观事实一目了然,人的内心却复杂而微妙容易成为阅读重点。无妨,整件事受到了关注。
你说的女性耻感这个问题根深蒂固全球共享,我承认且无力纠正。至于“受害者”标签带有的弱化感和歧视性,可能超出了很多受害者们自身的认知边界吧,值得当做另外的话题讨论和呼吁,我的事不够典型,因为受到无法弥补创伤的受害者往往都还在沉默中苦苦挣扎。
【 在 luoxiaoding 的大作中提到: 】
:这当然是坏事,不过你的性耻感太强了,这是社会给予的,:或者说,“受害者”被社会定义为受害者,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受害者的加害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3.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