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说仿制药效果不如原创药的,和HIFI那群人有一比
有可能不一样的。
首先,仿制药仿制的是有效成分,这个在专利里有。但是,一些减少副作用、提高吸收率的辅料,不包括在专利里。这些东西,原厂因为有更多的实验,在专利保护期内有更多的出货,也就有更多的改善、迭代。(说白了,就是原厂在这方面经验更多。)这些差异是可能反映在药效上的。
其次,评价仿制药有一个等效性测试(完整学名叫啥我不记得了。)。这个测试吧,标准并不是100%(很多主观分,也不可能做到100%。),一般达到一个百分比范围就认为等效,比如80%~120%?(具体多少,可以去查,这里只是打个比方。)主观分,又是一个区间,这你就明白了吧?
再次,原厂的临床测试要经过好几轮,而且受试者都是真正的患者。而仿制药的等效性测试能测几轮?可能找到那么多真正的患者吗?有内行解释一下吗?我感觉这里边可能也会有差异。从逻辑上推测,显然仿制药厂也不可能把原厂所有的几期临床试验都等规模地复刻一遍,否则那就没有成本优势了。
再就是,不同厂家的工艺水平是不是一样?也是个问题。同样的食材做同一道菜,不同人做出来的效果还不一样呢。
【 在 liangjiahe 的大作中提到: 】
: 火电音效不如水电好
--
修改:whx83 FROM 120.246.29.*
FROM 120.246.29.*
根本不用问deepseek,你连自己从小知道的常识都不信了?
仿制药的成本肯定比原研药厂低,这是常识吧?
低在哪里?显然是低在研发和上市成本上,这是常识吧?
研发成本好理解,毕竟直接把别人专利里的分子式、制备过程拿来用嘛。这是常识吧?
药物上市,要经过三期临床试验,这个虽然不算太常识,但也不是啥高深的了不得的知识吧?稍微有点信息量的都该知道。这一点,也有巨大的差别。
以上几点,哪个是需要问deepseek才能发现的新大陆?
【 在 jason1980 的大作中提到: 】
: “而且受试者都是真正的患者”,别瞎说。
: 还有一个:你在“首先”和“其次”之前建议先deepseek一下仿制药的开发流程。
--
FROM 120.246.29.*
专利里包括制备过程。药厂甚至会把能想到的各种制备过程都申请专利。
不然,印度仿制药产业那么大,如果他们有自己摸索的能力,干嘛不自己做原研药?
【 在 bill21 的大作中提到: 】
: 分子式是公开的
: 合成过程不是吧
: 仿制药厂需要自己去摸索的
--
FROM 120.246.29.*
对啊。如果专利就只有一个分子式,还要仿制药厂自己去摸索制备过程,那印度仿制药既然这么发达,说明他们在药物研发方面的实力也接近原研药厂,那干嘛不自己做原研药?那赚钱不是更多?
而现实是,专利里边是有常见的制备过程的,只是碍于专利保护,在专利期内一般药厂不能仿制。印度对这块儿不那么遵守规矩,就客观上造成了印度仿制药的发达。因为他们在专利保护期内就仿制,利润必然比过了保护期之后要高。但是,药物原研这块,他们不做,自然也就没那个实力。
【 在 bocaj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做了也不是原研药。专利过期了也是仿制药。
: :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专利里包括制备过程。药厂甚至会把能想到的各种制备过程都申请专利。
: 不然,印度仿制药产业那么大,如果他们有自己摸索的能力,干嘛不自己做原研药?
--
FROM 120.246.29.*
不承认专利主因。
【 在 holy834 的大作中提到: 】
: 印度仿制发达主要原因是他们药物做人体实验管控松
: 印度是拿这个来换取不承认西方药物专利
: :
--
FROM 120.246.29.*
是的。专利有制备过程,抄就完了。(当然,正如上边网友说的菜谱和菜的关系,还是会有差别。)现实中的专利保护期是通过法律约束来实现的,而不在于技术本身。
我的意思是:专利如果没有制备过程,需要药厂自己摸索的话,那仿制药厂的研发能力应该和原研药厂差不多才对。那么,他们就不如去做原研药赚钱了。现实中显然不是这样,所以说专利只有分子式是不对的。
【 在 bocaj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专利包含制备工艺内容,那就没有什么秘密,因此过期后没有什么专利内容不需要什么摸索。制备能力和是否原研没关系,生产和研发是两回事。
: :
--
FROM 120.24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