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农民养老 (转载)
时代的需要是没错的,当时的国情造就了当时的政策,但是抹杀农民的历史贡献就不应该了
【 在 yuko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时代的局限,好比粮票,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
FROM 219.143.70.*
什么贡献可以喝二十万的茶叶?说出来给我涨涨见识。
【 在 lxku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人努力干出来的大饼,凭什么给你分,你做出来什么贡献了?
:
--
FROM 183.95.169.*
过去就是把农民反复收割,直到养出来了工业,再把农民赶进厂里,你还得感恩戴德,就这套机制
好在现在很多农民也不生了,才让这个局面有了一丢丢改观
【 在 yuk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信人: yukon (Yukon), 信区: Memory
: 标 题: 关于农民养老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Jul 19 09:43:14 2025), 站内
: ...................
--
FROM 60.247.89.*
农民是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群体,不应该遗忘,他们的养老问题理应得到很好的安排。但是现在我知道的情况,不能说很少可以说基本不管。
但是另个一话题,如果这需要花钱,那需要花钱,公知圣母们也考虑一下,国家caizheng的钱哪里来啊?土地不让卖,税不能加,电不能停,草得有人维护,生活水平不能下降,国家caizheng也是真难
--
FROM 106.38.119.*
为啥涨幅是按比例增加?不是按绝对数字增加?
【 在 tematare 的大作中提到: 】
: 农民也可以交社保,不交是自己的选择
--
FROM 159.226.156.*
你这样描述就是说包产后变差了,真的是吗?
拖拉机大卡车数量有几台?
粮食亩产多少?除了上交的,怎么分配的?分下来的够吃吗?
【 在 xxfz 的大作中提到: 】
: 回复一下没有太多机械,经历过八十年代的人对农村的认知可能和课本不太一致,城乡不要绝缘,我们的孩子也算城市人,我一直努力带他认识农村,大部分人往上三代都是农民。我一直跟他讲不要信课本上农村吃大锅饭人懒地都种不好,分产到户大家才过上好日子。这个真不对,八十年代初,老家是有东方红拖拉机有东风大卡车的,灌溉都是水泥水渠的,包产到户之后就全没了,最起码十年之后才有机械上来,水渠早就消失,变回土沟,每次浇个地到处堵窟窿。农村开始好过一些一个是放开了一些手脚,一个是化肥和种子,不是人懒,不是包产到户。
: 那些年拖拉机和卡车的消失,伴随着各种防风林的消失,基本都是被各级吃掉了,各种白条抵债,银行把树卖了,原来从一个村庄走到另一个,大夏天都不咋晒,路边都是抱不过来的大树,田地里也是各种纵横树行,分产到户以后农民用各种手段让这些田地中的树快速死亡,因为太影响庄稼了,分地不分树,树还是集体的。
: 后来冬天沙就自然起来了,其实农村就是这样从有序发展退带到小农时代。
: ...................
--
FROM 159.226.156.*
普世价值
【 在 xiaofff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啥涨幅是按比例增加?不是按绝对数字增加?
:
--
FROM 124.127.67.*
国家的地是哪来的?
城市是谁的,农村是谁的
还叫唤个市场价买来的,不给你粮食分配的话,买个锤子吧
【 在 lxku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家的房子是以市场价买来的,交过契税。农民的宅基地是国家免费划拨的,你们凭什么卖土地,只能是国家无偿收回。
: 支持土地自由买卖
: 你如果坚持分农民的宅基地和耕地
: ...................
--
FROM 159.226.156.*
小区门口的路两三年一翻修,真有必要吗
【 在 fantasyswall 的大作中提到: 】
:农民是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群体,不应该遗忘,他们的养老问题理应得到很好的安排。但是现在我知道的情况,不能说很少可以说基本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1.194.50.*
对于今天中国经济的成功,经济学家们有很多错误归因
唯独很少人谈及,我们的社会财富积累是以牺牲了一代甚至两代农村人的利益为代价的
【 在 yuk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信人: yukon (Yukon), 信区: Memory
: 标 题: 关于农民养老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Jul 19 09:43:14 2025), 站内
: ...................
--
FROM 114.24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