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讨论]现在农村都流行重建祠堂?
我是外嫁女,嫁到千里之外的外省,娘家附近各个村近几年都筹款重建祠堂,娘家村也不例外。
筹建环节,男丁从小到老,按人口一人至少1000,有人主动捐了30万。外嫁女也是1000起步,有人自愿捐了上万,我随大流捐了1000。结果,村支书找到我妈半开玩笑的说:“你女儿是村里学历最高的,是不是应该多捐一点?”。我跟我妈说,我是学历最高的,但我十几年前本硕博一路读完,村里也没给我拿一分钱红包(博士是婚后读的,不拿可理解),所以我觉得我就是普通外嫁女之一而已,不必出头。
大概近十年,村里对于升学发放红包也有标准,考上二本,也能发几百上千的红包,上月有男生考上了二本的博士摆酒,村里还拿了X万红包。
如今祠堂已建成,村里要摆酒庆祝,专门给外嫁女发了请帖。从以往情况看,男丁肯定都回去,绝大部分外嫁女估计也会返乡。我跟我妈说我应该不回去,我妈听后情绪有些失落,因为她看到附近邻居家老老小小,都会回。其实我心里也很纠结:回去能见到很多几十年没见的发小,但又担心大家早已没有共同话题,相处也很尴尬,见面也没啥意义。
--
修改:jiayou2020 FROM 120.230.86.*
FROM 120.230.86.*
【 在 bom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就不能考虑考虑老人的感受,回去一趟这么个小事儿也不能做?
其实我暑假刚回去过,只是不同场景,老人心情会不一样
--
FROM 120.230.86.*
【 在 bom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们那里南方吧,农村还挺人丁兴旺。
: 我老家东北,农村都没人了。
:
南方,都是老人了,在外面常年不在老家的男丁也要交
--
FROM 120.230.86.*
【 在 lanny0902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说外嫁女都没有资格进祠堂的嘛?捐款还有份了?
: 这是闽南地区吧?我们家那边老辈没了,兄弟姐妹过年都聚不齐了,表弟妹在路上碰到都不一定认识
外嫁女肯定没资格进祠堂,好像会把捐了的名字贴起来
湖南,一样的,表弟妹都不认识,平时也从来不联系
--
FROM 120.230.86.*
【 在 bom 的大作中提到: 】
: 都是老人还能张罗起这些事?
: 我今年暑假回来就,村里的大半房子都长满野草了。。。
:
不是老人张罗的,村干部还是青壮年,这些干部一直在村里,有微信群,其他人在哪并不影响
--
FROM 120.230.86.*
【 在 bom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就是还有青壮年,我老家村里好像没有低于50岁的了。
: 本老的小学同学,除了一个残疾的在村里当五保户,没一个在村里的了。
:
我们那不多,村干部好像全在村里,都是40多、50多那种年龄。估计有好几十户在老家,还有人种田种地,但荒了很多
--
FROM 120.230.86.*
【 在 TyUt 的大作中提到: 】
: 外家又不陪上族谱
: 出个屁钱
反正别人都出,我也随大流。
我小学同学,外嫁隔壁村,捐了8000。她老公村里也重建筹资,她老公捐了20多万。
--
FROM 120.230.86.*
【 在 Joanna88 的大作中提到: 】
: 生了学渣就够闹心的了,还要给学霸父母钱,想想心里都要滴血,这么不人道的主意谁提的应该浸猪笼
现在都不一定要真的学霸才有红包收了
民办、二本都摆酒,村里代表也会拿红包。
--
FROM 120.230.86.*
【 在 far 的大作中提到: 】
: 捐30万那是有目的的吧,一般人捐1000不少了,就是在功德碑上留个名字。
这种长期在外地,应该没啥目的。
只是有人起哄,说他是村里首富,应该多捐点,我猜测他自己也觉得30万不是啥大钱,就随手捐了
--
FROM 120.230.86.*
【 在 Joanna88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来就会有人情往来,为啥要村里代表多事
这个红包是代表村里的奖励,其他人情往来的,照样拿
--
FROM 120.23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