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讨论]现在农村都流行重建祠堂?
修祠堂外嫁女出钱出面?出钱也就罢了那是父母的面子,还出面参与仪式。。。难道这个祠堂里未来会有外嫁女的排位。。。
【 在 jiayou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是外嫁女,嫁到千里之外的外省,娘家附近各个村近几年都筹款重建祠堂,娘家村也不例外。
: 筹建环节,男丁从小到老,按人口一人至少1000,有人主动捐了30万。外嫁女也是1000起步,有人自愿捐了上万,我随大流捐了1000。结果,村支书找到我妈半开玩笑的说:“你女儿是村里学历最高的,是不是应该多捐一点?”。我跟我妈说,我是学历最高的,但我十几年前本硕博一路读完,村里也没给我拿一分钱红包(博士是婚后读的,不拿可理解),所以我觉得我就是普通外嫁女之一而已,不必出头。
: 大概近十年,村里对于升学发放红包也有标准,考上二本,也能发几百上千的红包,上月有男生考上了二本的博士摆酒,村里还拿了X万红包。
: ...................
--
FROM 223.104.41.*
是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200吧?那是白给的。。
【 在 ape 的大作中提到: 】
: 哪里写一个月200?
--
FROM 223.104.41.*
看在父母的面子上回家,和看在父母的面子上给红包,其实是一回事。当然lz没必要抵触回家,我只是觉得村里修祠堂管人家外嫁姑娘们要钱是不应该的,要说修桥修路修公园的那都可以理解,就跟咱们毕业了作为校友捐个红包给校门的石狮子洗个澡,那是不是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可以去看看洗了澡的石狮子。这修个祠堂管女的要钱干啥呢,他们又不让女的进去逛逛。。
【 在 ape 的大作中提到: 】
: 哪有什么排位。。
: 出面,她父母的主要想法是想见见女儿。别人的话,主要是通过你的穿着、仪态、话语、交通工具等等,来判断你在外面混的怎么样。一般来说,能回来说明至少也一般化了。在外面躲着又不是tzn或者有所谓值班离不了身的重要任务,那基本可以猜想为混的不入流啦
--
FROM 223.104.41.*
那作为父母在当地的人,都开口说了,谁好意思不给啊,所谓的自愿其实只能给。。
【 在 jiayou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 可能我没说清楚,倒也没有强制外嫁女捐,说是自愿,但不知道为什么,就都捐了,而且金额都是1000起步的。
--
FROM 223.1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