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讨论]现在农村都流行重建祠堂?
过几十年,两代人之后呢?对他们而言,那只是每年回一两次的老家,没有父母、没有儿时记忆和儿时玩伴的老家。
【 在 jiayou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 祠堂使用率很高,村里各种大小的红白喜事,都可以去祠堂做饭、摆桌吃饭
--
修改:whx83 FROM 120.246.29.*
FROM 120.246.29.*
贵村居然还有喜事,我村只有白事了
【 在 jiayou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祠堂使用率很高,村里各种大小的红白喜事,都可以去祠堂做饭、摆桌吃饭
--
FROM 58.214.102.*
大部分还是要回去的,大城市容纳不了那么多人。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过几十年,两代人之后呢?对他们而言,那只是每年回一两次的老家,没有父母、没有儿时记忆和儿时玩伴的老家。
--
FROM 58.216.152.*
嗯,村里常见的人少了很多。
【 在 bom 的大作中提到: 】
: 贵村居然还有喜事,我村只有白事了
--
FROM 58.216.152.*
想回去且能回去的是他们这代还对老家还有记忆和依恋的人。那些压根不生在长在老家的后生,几乎不可能回去。
【 在 far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部分还是要回去的,大城市容纳不了那么多人。
--
FROM 120.246.29.*
确实。很多女的考虑问题跟楼主一样,本质是自私狭隘。
【 在 bom (bom)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就不能考虑考虑老人的感受,回去一趟这么个小事儿也不能做?
: 【 在 jiayou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 标 题: [讨论]现在农村都流行重建祠堂?
: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Sep 11 09:50:52 2025), 站内
--
FROM 223.104.250.*
你们那外嫁女居然还能有资格给祠堂捐钱
我们家祠堂女的都没机会进去
【 在 jiayou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是外嫁女,嫁到千里之外的外省,娘家附近各个村近几年都筹款重建祠堂,娘家村也不例外。
: 筹建环节,男丁从小到老,按人口一人至少1000,有人主动捐了30万。外嫁女也是1000起步,有人自愿捐了上万,我随大流捐了1000。结果,村支书找到我妈半开玩笑的说:“你女儿是村里学历最高的,是不是应该多捐一点?”。我跟我妈说,我是学历最高的,但我十几年前本硕博一路读完,村里也没给我拿一分钱红包(博士是婚后读的,不拿可理解),所以我觉得我就是普通外嫁女之一而已,不必出头。
: 大概近十年,村里对于升学发放红包也有标准,考上二本,也能发几百上千的红包,上月有男生考上了二本的博士摆酒,村里还拿了X万红包。
: ...................
--
FROM 39.174.145.*
女孩子的成长处处被排挤在宗族之外
结果还怪女孩自私
【 在 lobat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很多女的考虑问题跟楼主一样,本质是自私狭隘。
--
FROM 39.174.145.*
建祠堂,就是一群好吃懒做的家伙要大家供养他们。
--
FROM 112.80.234.*
北方人,没见过这玩意儿
【 在 jiayou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是外嫁女,嫁到千里之外的外省,娘家附近各个村近几年都筹款重建祠堂,娘家村也不例外。
: 筹建环节,男丁从小到老,按人口一人至少1000,有人主动捐了30万。外嫁女也是1000起步,有人自愿捐了上万,我随大流捐了1000。结果,村支书找到我妈半开玩笑的说:“你女儿是村里学历最高的,是不是应该多捐一点?”。我跟我妈说,我是学历最高的,但我十几年前本硕博一路读完,村里也没给我拿一分钱红包(博士是婚后读的,不拿可理解),所以我觉得我就是普通外嫁女之一而已,不必出头。
: 大概近十年,村里对于升学发放红包也有标准,考上二本,也能发几百上千的红包,上月有男生考上了二本的博士摆酒,村里还拿了X万红包。
: ...................
--
FROM 124.6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