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西贝的做法超出了我的想象
发这个帖子的时候,我是真不知道西贝连自建预制菜工厂都没有,当时还没爆出这么多供应商,采访西贝员工也都是说做好了送过了,我就想当然的以为西贝有个自己的工厂,美其名曰中央厨房。
如果连预制品都是其他供应商提供的,那西贝更像是个品牌运营商。
-----------------------------------------------------
我以为的中央厨房,就是在本地建一个可以开火的厨房,每天一大早开始忙乎,把当天要销售的硬菜加工个七七八八(很复杂的菜提前一天晚上加工也是可以的),然后物流团队配送到各门店,门店做最后一道加工就可以上桌了。
谁能想到西贝就是自己建了个预制菜工厂,保质期居然可以有1-2年,然后送到全国各地的门店销售。
--
修改:dfsusb FROM 124.127.197.*
FROM 117.129.57.*
农村做大席的都是这么搞,特别复杂的头天晚上做好,比如各种炸货,稍微复杂的一大早开始炖,需要爆炒的就是开饭前现炒。
【 在 SpringZ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是这么理解的。门店就是最后的调味炒制。这种完全可以接受啊。
:
: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17.129.57.*
一个意思,反正就是价格和品质不匹配,要不降价,要不提升品质
【 在 QuickLinks 的大作中提到: 】
: 西贝的做法我能接受啊
: 就是价格稍微贵了点
--
FROM 117.129.57.*
这种做法本身没啥,就像你说的,工业时代这都不叫事。主要是西贝宣传的有点过头了,各种拿宝宝餐给大家制造焦虑,我记得有一阵他家服务员还在点餐的时候像邪教一样念一段,我们承诺所有食材来自大草原,有机无添加,巴拉巴拉,结果自己全是预制品
【 在 SHUOT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没啥,我反正没吃过西贝
: 不过工业时代就是这样
: 满足粮食供给从来就不是只靠农业
: ...................
--
FROM 117.129.57.*
话虽难听,但是事实。中国人吃饱饭才几年,70后以前的,都还有饥饿记忆,80,90的虽然大部分没饿过肚子,但也没吃过啥细糠,味觉都很迟钝。00后会不会好一些?
【 在 cafex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明大多数普通民众的口感是猪的口感。
: 新鲜鱼与冻鱼口感明显不同。
: 鲜肉、鲜菜的口感肯定与预制、冻品的菜口感不同,也跟烹饪方法、调料施法有关
--
FROM 117.129.57.*
到现在我也相信西贝的食品安全没啥问题,本来是讨论低质高价的事,现在屎盆子都扣西贝头上了。
【 在 Galaxy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就是餐饮业的现实,客观地说,虽然都是预制菜,但西贝算里面相对好一些的
: 发自「今日水木 on PJF110」
--
FROM 124.127.197.*
发帖那会我还不知道呢,我的想象力又一次被击穿
【 在 Nie 的大作中提到: 】
: 事实上他工厂自己都没建 是采购的各个分包商的
:
--
FROM 124.127.197.*
是的,消费者被套路了,来自去年的大草原
【 在 flaybird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冲突啊,预制菜的食材来自大草原,有机无添加……
: ~【 在 dfsusb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24.127.197.*
专业!
【 在 cxndsf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为曾经的食品行业从业人员,谈点自己的看法:
: 1、预制菜这个概念刚出来的时候,范围不统一,那时候甚至把速冻饺子、午餐肉罐头都列在其中,后来才有了所谓的官方定义;
: 2、块茎类蔬菜比较适合做预制菜,例如胡萝卜、土豆、莲藕等,绿叶青菜不适合;
: ...................
--
FROM 124.127.197.*
这些年变化很大,最开始西贝是桌餐,可以搞商务接待、家庭聚会的,大概也是12年前,我去深圳,同学请我吃的就是西贝,包间里几个人吃饭喝酒。后来就成了高翻台率的快餐了。
【 在 frontier990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记着12年的时候西贝还是明火明灶的来着,一直感觉到现在也是,没想到现在都换成预制菜了啊
--
FROM 124.127.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