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这个医药集采政策是不是有点用力过猛的感觉?
天真啊
【 在 maple0 的大作中提到: 】
: 成分都差不多,疗效差能差到哪去,实在不行就加大剂量呗,反正加双倍计量也没原来的药贵
:
--
FROM 222.128.5.*
这个抖音号可以拉黑了。还三甲双胍。这么不专业的号。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多进口原研药退出大陆市场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0.196.192.*
同感
中成药太贵了,疗效还不确定
进口原研药起码疗效好(包装设计也比国产的好,使用体验好)
【 在 fixfox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钱的自费没钱的听天由命
: 更滑稽的是中成药比大部分原研都贵,降价那点钱根本不够中成药抽血的
: 实在看不懂
: ...................
--
FROM 218.205.216.*
不走极端,回扣问题不会因为价低就杜绝的。就算上海个例因为逆趋势而被和谐。 你旁边也有做医生的朋友吧,去了解一圈就是了。实际情况有几个敢真实发声的呢?
个人认为,口服药病人有选择可以找代购;这种手术类的关键药物不能一刀切的。
【 在 frankli (我爱大美牛)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传谣呢 这个造谣的医生都被抓了 之前老有人吐槽,后来真查发现根本就没这事,就是高价药的回扣没了
:
: 【 在 lifeishort (李肥硕)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何止啊,我听上海一麻醉科医生说,麻药不麻,手术做一半,病人坐起来了。吓得他们赶紧加大剂量。但不是简单的增加剂量就解决一切的,药品批次不同,效果也参差不齐,副反应也不一样。
--
FROM 115.171.15.*
我猜:西药通常会给出有效成分的化学分子式,原研药厂家的工艺仍然是不公布的,如果合成工艺不同,不同药厂的药物有可能除有效成分外还有其他和原研药不同的附属产物。
上面的猜测,还请有关专家释疑。
【 在 maple0 的大作中提到: 】
: 成分都差不多,疗效差能差到哪去,实在不行就加大剂量呗,反正加双倍计量也没原来的药贵
:
--
FROM 123.118.8.*
原研药研发需要巨额投入,如果让药物厂家和我研发企业,回报不能覆盖研发投入,就会死掉或不研发了,这不是良性循环。尤其是罕见病的人群基数低,不高价就没法覆盖成本。
【 在 shuyinxia 的大作中提到: 】
:
: 医保真tmd!
: 逼着老百姓买几万一平的房子,却不让老百姓在医院能用到几十元几百元的原研药
--
FROM 116.162.233.*
仿制药不需要做一致性评价测评么?
【 在 wshy 的大作中提到: 】
:
: 副作用不一样
:
: 典型是降血脂的药
:
--
FROM 116.162.233.*
民族情感。
直接提出不要开中成药和中药吧。中药不符合现代医学科学体系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 对,医保的终极目的是扩容降门槛,有低价可替代就不会进高价哪怕品精。以及号称发展中医药,搞不懂为什么用医保的钱去支持中成药研发,尤其其实中药很贵很贵,属于不考虑疗程都很贵的很贵很贵。
:
: 【 在 stuay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不光是药,医疗器械这块也在降级,感觉主要还是为了省钱。。。
--
FROM 116.162.233.*
脱钩在加速,这是看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感觉。
以后不仅仅是通过集采政策挤走进口原研药,而且国外独资合资医药大公司也无心恋战,会纷纷退出国内市场。
购买进口原研药多少还有点尊重国外知识产权的意思,如果全部都是仿制药,国内不仅不会追究,反而会鼓励。
WTO已经名存实亡,反正已经给你一次机会,CTTTP肯定没戏。干脆就回到改革开放之前的状态吧。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多进口原研药退出大陆市场
: [upload=1][/upload]
--
FROM 221.221.165.*
当然做了,但一致性评价 就是 一次性评价,懂得都懂
【 在 wodexiaomaj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仿制药不需要做一致性评价测评么?
:
--
FROM 116.23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