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挖坑~ 预制菜的思考
饭馆子的标准化管理一定会走向预制菜的,这事儿跟咱上班一回事,你看越大的公司越不会依靠任何员工的个人能力,他们只会砸大价钱去搞一个标准化平台,把啥啥都规定好,怎么干,谁来干,以及谁和谁互为制约,统统有模有样的搞搞好。然后再搞上一群不笨不懒不顶嘴的人去按照既定程序打螺丝,这样公司是最利于管理的,也是最能够控制成本以及质量的。
那么这个打螺丝的行为上了台面怎么说呢,叫学流程,面试的时候这三个字一旦出口,坐在对面的hr立马会嗯嗯嗯频频点头并且默默在小本上记下来,介个人不愧出身名企啊。
开饭馆子也一样,靠厨师挣钱的饭馆子是没有钱途的。
【 在 sherry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预制菜的产生的根本动力,一定是来源于降成本,流程化厨房,减少对技术性工种的依赖(厨师)
--
FROM 120.245.122.*
对,供货商管理是现代企业的命门之一,我认为很多人在自己的工作中对此很有体会,他们只是接受不了饭馆子也是个公司。。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预制菜实际上就是工厂化生产菜肴,西贝的背后,是一长串的预制菜肴供应厂商。
--
FROM 120.245.122.*
西贝提供的是餐饮服务,不是预制菜出售。只不过消费者不认可他的服务就是了,因为大家使用传统思维认为饭馆子就是炒菜的地方,是拿火炒菜的地方。事实上迄今为止还没有出现哪个饭馆子会公示食材来源及采购流程,供货商信息在各行各业都是商业机密,这个所谓真实信息的要求,是消费者自己脑补的,只不过开饭店的不敢得罪客人,所以类似要求没人敢怼回来,换一个公司可以张嘴就是这是我们的商业秘密。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的问题,既然像西贝这样的菜馆自己不生产菜肴,而是是出售菜肴,那么他就有责任向顾客提供这些才要来源的真实信息,包括商品来源,保质期限,食品添加剂信息,等等。
--
FROM 120.245.122.*
饭馆子作为餐饮服务是最终提供者,无论他的食材来源于谁,他都是那道菜的提供者,从而他要为那道菜负全责,他是基于盈利的目的去琢磨用啥原料、怎么定价、如何提升口感,以及怎么让大家愿意来吃。
至于食材来源,那是饭馆子的供货商管理,饭馆子会基于经营目的去规范供货商管理,也就是他们会负责筛选供货商,将其纳入合格供货商名录,而后做采购管理,在这一步去控制原料质量,那么同样基于成本,会考虑采购频次、供货方式、付款条件等等。
以上是两条线,西贝的老板崇尚标准化管理,他一定会推供货商那条线。
至于是否明示,一般除非必要,谁都不愿意多说供货环节,实话实说,人都知道利润藏在采购环节里。采购这个东西,一旦统统扒出来了,那就会工程项目叫设备包供货,饭馆子叫预制菜销售,从而会有规范规定啥东西允许加几个点,还挣啥钱呢。
说到底,挣钱这事,往往就是通过摆弄那个信息差,信息差如果真的没了,从做生意的立场看的话,该考虑改行了,不然会只剩下卷体力拼低价,大家苦不堪言。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菜馆自己炒的菜,菜馆自己负责。
: 菜馆使用第三方来源的菜,就算出于声誉的角度,向顾客隐瞒真实来源,也应当存在某种有效的市场监管机制,否则超长过期菜,海量添加剂就难以避免。
--
FROM 120.245.122.*
信息差这个东西咋说呢,较真说是看起来不咋对,但又是公司的本事,仍然是假如这是个公司,就是一句话直接怼回去了:我们就是这么贵,这就是我们的行业地位,我们不是卖单品的,我们是卖系统的,我们的人工、服务、售后、信誉等等都是一流的,我们就敢卖这么贵。这时候是带了你爱买不买的气势的,俗称为店大欺客,往往是地位不可撼动的存在。
那么作为饭馆子又有特殊性,做散客的,尤其上了台面出现了声音,那一定不敢使用我们就是这么贵的气势,于是就只能默默承受大家对于信息差的意识了呗,并且通过低头、整改、促销、送券、表决心等等等等,去挽回客户,避免出现墙倒众人推。至于结果,谁知道呢,可能看情怀吧,看看老客户们的情怀能不能撑得住西贝了。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西贝的问题,就在这里:利用信息差,追求超额利润。
: 这个问题以前没暴露也就算了,现在暴露出来,那就不能假装没发生,总要给人民一个合理的交代。
--
FROM 120.24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