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杭州喝粪水,上海吃绿捷,这说明什么?
从他们各种抽检结果看,我猜可能有一袋虾仁出问题了,那袋有问题的虾仁被驻场发现了。而这袋有问题的虾仁在采购中没有被抽检到。。这种问题任何采购方式都不可能完全避免,就像我们自己去超市买的牛奶存在小概率变质可能性,遇到了就是遇到了。。其实他们也算第一时间发现了,只是后面整砸了。。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不是那么集中的厨师,厨师们在利用食材时更容易发现这些有问题的食材,而且影响面也不会这么大。
--
FROM 120.245.122.*
不可能,检测的公司一定是第三方。
【 在 Amazing1106 的大作中提到: 】
: 检测的公司都是自家的
: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20.245.122.*
啊?还能这样么。。。。
【 在 cwjcw 的大作中提到: 】
: 表面上是第三方,实际上两家公司邮箱一样的,这个确实没法洗地
--
FROM 120.245.122.*
就是那个什么品测么,可是通报里是不是这家啊,是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上海中维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检测blabla的。。。我咋理解那个邮箱只能说明绿洁可能曾经持股品测。。还是说还有人查了这个中维?第一个那个上海啥啥的听起来是个事业单位,不咋可能会被民营企业插手。。
【 在 cwjcw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这个证据,很确凿
: 不过绿婕这事,肯定就是有人要搞新希望,借题发挥了
: 不过新希望这吃相也确实太难看
: ...................
--
FROM 120.245.122.*
那又如何呢,通报上总归不是这个持股的检测公司啊,而且还有个事业单位。。
【 在 cwjcw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想想,一个做餐饮的公司,持股一个食品检测公司。。。
: 裼
--
FROM 120.245.122.*
意思是说虾仁是普遍的确实臭了,而不是像通报说的只有一盆原材料里发现了有虫?也不是因为无法确定其他的怎么样于是统统撤了?那这确实不一样。
只是那按说不该怎么检测都没问题啊,味道都出来了,会有变质的。这个事情绿捷提前不知道,他们也来不及现炒取样盒然后一个个换下来,总不至于这个取样盒也是抽的吧,抽到了没坏的被测了。。
【 在 greenstorm 的大作中提到: 】
: vv你平常在水木的发言我都非常佩服,但是这个事情、因为官方渠道披露的消息很多时候是很模糊的,官方的公告一般肯定不会直接说假话,但是可以选择只说部分事实、留一部分不说,以及有问题的部分不说、只回应没问题的部分,这样看上去就显得像是没问题。
: 我在上海的,这个事情的情况我了解一些。你如果想了解的话,可以多找几个上海有小朋友的家庭问问。
: 我仅仅说几个我说了解的事实:(当然也仅仅只是我个人以为的事实,如果有偏差,欢迎知情的人补充或修正)
: ...................
--
FROM 120.245.123.*
通报书上说测留样盒了,以及又取了库存的同批原料拿去测。
类似这样的情况,一般是先测成品,然后再选择要不要查库存。
成品有问题一定会封库取样,根据结果再处理库里的,然后一路处理下去,一定会找到哪个环节出了毛病才行,不然报告没法写。
成品没问题会看重视程度选择要不要取库存,这时候取库存主要是为了考虑信服度,就是把工作做到位,避免出现啊这个没有做的被动,所以还会调取采购的相关手续,看有没有质检纰漏,如果哪哪都没有问题,才能在报告上写经blablabla均手续齐备检测合格。。
【 在 greenstorm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这样的。
: 他公布的检查结果、但是没有公布检查对象的详细口径是啥。比如实际1000袋虾仁,用掉了900袋、还剩100袋,事情发生后那帮人选择性地销毁了90袋,留下10袋,检测可能只检测了这10袋。检测结果不是假的,但是并不能反应实际的情况。
: 真正能反应实际情况的是去检测每个学校里留样的菜的成品,而不是供应商库存里的原材料虾仁。
--
FROM 120.245.123.*
老板姓张?我扫了一眼看中维的老板叫张啥姣。。
【 在 Amazing1106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个第三方也是老板亲妹妹开的
:
: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20.245.123.*
那这个通报写的是有点那啥,给人的感觉是那些被供餐的学校没出问题,文字这个东西还真是,单看怎么写了。。
【 在 greenstorm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不是普遍臭了,不好说,已经是过去式了、没法回去做统计。但是反应臭的小朋友的数量不是一个同学、一两个班级、或者一两个学校。
--
FROM 120.24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