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杨振宁 李政道 到底什么矛盾
idea和数学上的完善
【 在 jashen 的大作中提到: 】
: 水火不融
: 到死都咽不下那口气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5 Pro」
--
FROM 113.84.1.*
即便是大冲击,也不确定就能得诺奖的,不过也肯定是大奖级别的了
另外,诺奖最主要是针对最初创意的,李应该是最先有不守恒这个意识的
【 在 koei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守恒在当时是个大发现,对物理观点的大冲击,显然两人甚至局外人能想象后果(诺奖):依字母排序是传统,但当事人不遵循传统,非要调换排序,审核方也不会做什么说什么。
:
--
FROM 123.121.177.*
这话不是我说的,很多业内的回忆文章都提到这一点
他们两人是并列的,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并列第一作者这种,那就是照字母顺序来排的
不然干嘛诺奖会同时授予两个人?
【 在 mmirth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话太外行了,什么叫美国发文章是依照字母排序?
: 论文发表这一块,作者署名是十分讲究的,是按照对论文的贡献来排序,并且所有作者的意见需要达成一致还要亲自签名,哪个国家都应如此,这是学术论文的规范。
:
--
FROM 123.121.177.*
物理学里头数学有多重要整不明白没啥好讨论的了
【 在 aventador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些细节就很难知晓了,就算idea是李的,杨负责数学推导,但数学推导在整个理论中起了多大作用,这只有他两人最清楚
--
FROM 120.244.191.*
yang和li合作的大部分论文,li都在前面,没有问题吧?
有少量论文yang在前面,也是正常的。
【 在 nniioo 的大作中提到: 】
: Weak Interaction Parity Conservation Problem?
: 1956 ,yang在前面
--
FROM 27.18.161.*
李在物理上后续还有啥成就?国内好像报道的不多
【 在 blueshyft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来看很重要
: 靠这个误导了国内群众,以前我就一直误以为主要贡献来自老杨
: 如果老杨不玩这一手,现在就是李的小弟了
--
FROM 120.244.202.*
~~~上次未发表的内容~~~
诺奖前杨已经经常能各种学术交流 了,学术交流是能让人飞速进步的机会,从杨后来的描述可以看到,每次学术会议记录的每个bullet回来研究都是很大课题,刚开始带着李(他来的晚)
不守恒问题可能是李先意识到,但不能说意识到了idea就是你的,以至于后来有一个老外说他很早就有这个idea,杨李去制止过。
另外,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杨自己说的,周问过他,听说是两位夫人不合可有此时,杨想了想回说没有,那么总理为啥没问是不是名字先后顺序问题,杨回答为啥迟疑片刻,而且1971年,距离他们出问题更近,且周笑了笑,没再谈及此事,已经比较明显了
【 在 aventadors (aventadors)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认为这个几乎可以肯定是假的,两点理由:第一,李算是杨的师弟,李去芝加哥的时候,杨已经在那里多年,李刚去时,杨给了很多帮助。第二,杨从芝加哥毕业后去了普林斯顿,而李后来去了加州,而且李在加州过得很不顺,是杨跟奥本海默各种游说把李弄到了普林斯顿。根据这两点,我认为李招杨当助手这一说法不可信
: 【 在 bdi 的大作中提到: 】
: : 根据特快
: : 李招了杨作助手拿了诺奖
--
FROM 36.28.17.*
看李给妻子写的诗 以及演讲标书能力 老杨估计以前没少揶揄他 文学功底确实很一般
【 在 zhuxiaozhu (灌水涨积分)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的可能没错,,,
:
:
: 李政道的《对称和不对称》写得稀烂。。。
--
FROM 36.28.17.*
一定是正比。
你看到那些人品差,学问高的人,一般都是盗窃犯
【 在 alabama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问和人品不一定成正比
--
FROM 114.246.100.*
揉碎你
【 在 slice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李给妻子写的诗 以及演讲标书能力 老杨估计以前没少揶揄他 文学功底确实很一般
--
FROM 11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