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今天被孩子的一个理论惊到了
孩子四年级,没学过物理化学,只是喜欢提各种问题,知道人呼吸的时候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吸二氧化碳产生氧气之后,就一直思考,然后突然灵光乍现得出结论:
1.人需要氧气,是因为人吃的食物有碳氢氧,氢氧通过水的方式排出,而碳的排出是通过和氧气结合变成二氧化碳排出,结论是氧气是排碳用的。
2.植物要吸二氧化碳,是因为植物只能吸水不能吃饭,所以没有碳摄入,想吸收碳只能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所以是排出氧气留下碳。
我还挺震惊的,我都从来没想过这种问题。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droid」
--
FROM 114.240.208.*
说的有些道理
【 在 yxn1022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子四年级,没学过物理化学,只是喜欢提各种问题,知道人呼吸的时候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吸二氧化碳产生氧气之后,就一直思考,然后突然灵光乍现得出结论:
: 1.人需要氧气,是因为人吃的食物有碳氢氧,氢氧通过水的方式排出,而碳的排出是通过和氧气结合变成二氧化碳排出,结论是氧气是排碳用的。
: 2.植物要吸二氧化碳,是因为植物只能吸水不能吃饭,所以没有碳摄入,想吸收碳只能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所以是排出氧气留下碳。
: ...................
--
FROM 218.77.190.*
倒推??
【 在 yxn1022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子四年级,没学过物理化学,只是喜欢提各种问题,知道人呼吸的时候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吸二氧化碳产生氧气之后,就一直思考,然后突然灵光乍现得出结论:
: 1.人需要氧气,是因为人吃的食物有碳氢氧,氢氧通过水的方式排出,而碳的排出是通过和氧气结合变成二氧化碳排出,结论是氧气是排碳用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此人已疯」
--
FROM 222.130.156.*
有道理啊!园艺种植肥料讲求的碳氮比,也是类似的意思。就是一个实体,组成的碳和氮原子核的比例。
--
FROM 223.160.172.*
有道理
【 在 yxn1022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子四年级,没学过物理化学,只是喜欢提各种问题,知道人呼吸的时候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吸二氧化碳产生氧气之后,就一直思考,然后突然灵光乍现得出结论:
: 1.人需要氧气,是因为人吃的食物有碳氢氧,氢氧通过水的方式排出,而碳的排出是通过和氧气结合变成二氧化碳排出,结论是氧气是排碳用的。
: 2.植物要吸二氧化碳,是因为植物只能吸水不能吃饭,所以没有碳摄入,想吸收碳只能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所以是排出氧气留下碳。
: ...................
--来自微微水木3.5.17
--
FROM 222.129.134.*
大才
【 在 yxn1022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子四年级,没学过物理化学,只是喜欢提各种问题,知道人呼吸的时候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吸二氧化碳产生氧气之后,就一直思考,然后突然灵光乍现得出结论:
: 1.人需要氧气,是因为人吃的食物有碳氢氧,氢氧通过水的方式排出,而碳的排出是通过和氧气结合变成二氧化碳排出,结论是氧气是排碳用的。
: 2.植物要吸二氧化碳,是因为植物只能吸水不能吃饭,所以没有碳摄入,想吸收碳只能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所以是排出氧气留下碳。
: 我还挺震惊的,我都从来没想过这种问题。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droid」
--
FROM 183.160.206.*
植物也吸氧气
--
FROM 103.27.24.*
如果仅仅为了排碳,也可以通过拉的方式
【 在 yxn1022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子四年级,没学过物理化学,只是喜欢提各种问题,知道人呼吸的时候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吸二氧化碳产生氧气之后,就一直思考,然后突然灵光乍现得出结论:
: 1.人需要氧气,是因为人吃的食物有...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11.55.147.*
牛娃
这已经读了很多科普知识了,绝对不亚于普通初三课本知识水平
【 在 yxn1022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子四年级,没学过物理化学,只是喜欢提各种问题,知道人呼吸的时候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吸二氧化碳产生氧气之后,就一直思考,然后突然灵光乍现得出结论:
: 1.人需要氧气,是因为人吃的食物有碳氢氧,氢氧通过水的方式排出,而碳的排出是通过和氧气结合变成二氧化碳排出,结论是氧气是排碳用的。
: 2.植物要吸二氧化碳,是因为植物只能吸水不能吃饭,所以没有碳摄入,想吸收碳只能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所以是排出氧气留下碳。
: ...................
--
FROM 159.226.156.*
厉害了,所以植物为什么要留下碳?
--
FROM 183.2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