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妇们看看大V的水平
历史中看,每一次经济学认知的偏差,都是因为高估了理性,低估了人性。
古典高估了资本、利润的理性,高估供给创造需求的萨伊,低估了贪婪和恐惧
凯恩斯高估了政府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低估了政府也是人,而且是最強势的人
新古典高估了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的有效,低估了货币非中性和金融内生化。
偶最近一直在琢磨“长期总需求不足”这个概念,真实经济中我们今天看到的往往是,
总需求不足和中性利率塌陷萎糜,是同时存在的。换言之,需求和潜在都躺在地板上,所谓“长期停滞的陷阱”
人性最饱?的载体是,金融。
金融内生化改变的那个东西叫,货币中性。
今天的经济学和经济政策框架无法规制现实,矛盾皆源于此。
过去40年,从理论到实务的框架最大的变化莫过于金融,她早已远远超越了那个便利储蓄向投资转化的中介,到了金融深化的后期,她甚至主宰了整个经济系统的要素分配,改变了生产函数。她也巳经远远地跳出了IS-LM(包括一些改良模型)所描绘的那个能实现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的“五行”世界。
过去40年占据主流的是有效市场理论(微观)和理性预期假说(宏观),以及由此形成的崇尚简单规则的、对资产市场近乎麻木不仁的货币政策,自由金融市场为金融系统内部的交易活动提供了私人激励,使得金融交易活动的规模远远超过它们能创造的实际社会价值。随着金融密集度的上升,金融和经济系统变得越来越不稳定。经济人类经济可能需要设计一套什么样的治理(包括理论)框架来容纳和约束金融资本,这是今天的核心问题。
也许降解金融内生化,代之于更有效的公共政策和财政规制是未来转化的必然方向。
中国是不是在思考这样的实践
比方说剿灭BSB之类的银行影子的信用创造乘数
广义财政的预算化 财政去信用化倾向
经济的去地产化倾向
以及未来可能直升机撒钱的公共财政规制
【 在 vv (薇薇~~天下无双~:) 的大作中提到: 】
:
: 付费干啥啊,群里有小电影看?
:
: 【 在 sold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223.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