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大家潜意识里都会觉得,俩都是清华的人就算再没啥共鸣也至少可以聊聊工字厅,因为至少他们都知道有个工字厅,那么焦大和林妹妹呢,大家会觉得焦大不知道工字厅啊那林妹妹岂不是会觉得很无趣。。但是如果焦大真的和林妹妹在一起,人家也许会领着林妹妹出去吃烤玉米呢,吃烤玉米和聊工字厅到底哪个更爽,不同的林妹妹有不同的答案,所以个体来说,世人眼里再不匹配的婚姻,也是存在即合理。。。我们为什么将门当户对上升为一种方式,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办法把烤玉米上升到共性,不匹配的婚姻中的个体,有人吃烤玉米,有人吃炸黄花鱼,有人吃涮羊肉,找不到共性的关系是无法寻找广义意义上的共性的,那么自然无法总结上升。。
【 在 ruol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个例肯定是有的
: 但是焦大和林妹妹能够形成精神共鸣的概率还是要低很多
: 这也就是“门当户对”能被大多数人认同的原因
: ...................
--
FROM 103.7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