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就是礼,乐在古代社会秩序中的价值。在现代社会残留和异化了,当然你可以认为是礼崩乐坏。
碰巧前几年参加了一个农村亲戚的葬礼,当事人最大的担心是怕办的不到位“被人家说”, 这个实际上是某种社会监督和价值同化。
家族的组织动员能力在当代都不是事儿,商业化专业的项目组织运作,已经把过去办事靠家族帮忙出力甩N条街了。
【 在 pinkapple 的大作中提到: 】
: 虽然大家批判这是封建糟粕,批判重在生前,不在死后。
:
: 传统丧葬在农村是一个家庭综合能力的体现,要有条不紊的操办起来,首先家庭要人丁兴旺,要有能主事的能人(有人主事,有人管账,有人管迎来送往安排,有人管采买……),要和邻居相处和睦(因为杂事繁多,无一不需要邻里帮忙,甚至锅碗瓢盆桌椅都需要从邻居家借)。
: 在繁琐的丧葬仪式中,亲人得以释放哀思,家人更加团结,邻里更加紧密。
: 对于农村生活秩序的维持有相当大的作用。
:
: 在道教仪式中,会有悼文回顾逝者的一生,亲朋好友围坐/跪在一起,在道士的念祷中,追溯逝者的一生,思考这一生的意义,思考人这一生留下来的到底有什么?
:
: 不过现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也已经席卷了农村,邻里帮忙已经变成了请专业团队,仪式想要表达的意义已经随风消逝……
:
: ~~~~~~~~~~~~~~~~~~~~~~~~~~~~~~
: 补充一下,丧葬的名义是孝,实际上是家族实力展示。
: 儿媳什么的不愿意出席,其实就是不愿意融入家庭,对外展现的就是“家庭不团结”。
: 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不团结,但一个不团结的家庭,必然走向衰落,
: 或者说是因为家庭衰落了,所以才会产生内部的不团结。
: 反正,不是好事。
来自 GM1910
--
FROM 171.4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