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原因是以前由国家承担的,全部交由个人承担了。例如:福利性质的幼儿园极少,小学还在不断减负,给学校减负。中学搞强行分流,让近半数的人上不了高中,只能去职业学校等。
再有就是以前的人就业,生活不存在那么多不确定性,很少朝不保夕。也许物质没现在丰富,但是贫富差距没这么大,焦略感小多了。大家对未来的生活也许不会有太大的期望,但也不会绝望。(想想为啥大家都愿意进体制内,宁可当前收入少一些吧)。
还有房地产透支居民财富。其实广大群众对抗风险的能力极低,咋会多生孩子。随着经济下行,再不做好民生保障的事,恐怕生不生小孩都是小事了。老百姓生活动荡,达到一定基数,一定会让在这之上的上层建筑动荡的。
【 在 panggu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城市双职工,加班通勤时间长基本上不可能实现自己带娃。
: 要么请老人,要么请保姆。
: 请老人:老人身体好,头脑灵活,识字,能适应大城市。
: ...................
--
FROM 103.85.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