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真的非常可惜,春节按理说是最适合保留传统,弘扬中华文化的节日。现在真的没剩啥了,亲戚就是大年三十发个微信红包乐一下,然后就没啥特别的了,年夜饭也不是很期待了,因为生活条件好了,想吃的平时就买
【 在 ToBo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是很明显的,从最开始的进城之后,亲戚拜年的就变少了,原来过年是全村都要去给有辈分的人家拜年,后来变成也就是自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往下这些人家拜年,后来不允许放鞭炮和烟花,年味直接少了30%,再往后央视春晚老一批语言类节目演员纷纷退役,无人能支撑场面,现在疫情一来,拜年的就彻底更少了,改成打个电话拜年,还有很多年轻人抱怨亲戚八卦收入婚姻之类的事情,主动和自己的亲戚们切割开。
: 还有一点,以前农民多,现在工人多,以前那都是前前后后热闹一个月,啥也不干就是玩,现在总共才7天,还要算上来回奔波。
: 多个方面压缩,传统生活方式可以说是摧枯拉朽被瓦解,可惜瓦解之后却也没有建立起新时代的过节方式,唯一有增加的大概就是微信发红包?
--
FROM 123.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