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这说明你们那儿风气不错,我小时候打架几乎没有,其实都是几十个人打一个人,不存在打架,根本没有还手,是单方教训。如果一方有几个人,有对打的可能,都不会有人动手,因为有风险。就是说一方几十个人,另一方只要凑五六个人,就改互相友好的对骂谈判了,不会动手。我感觉这太无耻了,哪有什么即便是江湖义气,更别提正义了,就看人是否多,毫无是非观,还怂的要命。
第二,说明,你们那儿风气不行。我小时候都是普通话,本地家长本来也不占多数,孩子也基本说普通话,我就根本不会说本地方言,从小跟收音机学说话,父母单位也是全国各地都有,上班说普通话,回家也为了创造好的环境,基本不说本地方言。班里,学校里也来过随部队,或者其他调动来的孩子,从不被歧视。人家也大都说的普通话,不过一周就会融入,说话的细微差别也会消失。倒是,有些本地孩子,受家里影响说本地方言,被嘲笑。但是,后来,随着城市发展,更多的本地人成了市民(城中村,附近村,都成了市民,也有了工作),学校里这样的孩子也多起来了(比如我们三年级一共才三十人,到了五年级,就不得不分班,每个班五十多人了),新入学的低年级也是这样,本地的多起来,更不会被歧视嘲笑了。因为方言被侮辱,基本不存在。而且,老师都很正义。对于大家,混混之类,严厉打击,其成员(混迹与团伙的),一天三骂一打,全班歧视。没有敢嚣张的。我初中班主任,因为在校门口一人怒骂追打社会痞子(来自各个学校的)堵校门,一举成名。人家是坐地户的媳妇,论起来那个团伙(城中村乡党为主)几个骨干都得叫人家姑奶奶,被削一顿,回家都不敢吱声……
当然,风气也不能救所有人,认识几个发小成长为著名流氓很有用,我曾经半年多都是怕人堵我直接从学校翻三个墙头直接到家学,不敢走路上,后来发现一个发小是流氓,跟他一说,问题秒没。
【 在 sunshineraw 的大作中提到: 】
: 爸妈从部队转业地方,把我带到了一个陌生的三线城市,也是人生地不熟的原因,就随便安排了一个中学让我读。初一,插班生本来就不受待见,还是一口普通话,这就让班上、年级乃至全校的混混们来了兴趣。
: 入学前,我妈一直苦口婆心的说,爸妈刚到地方,工作忙,你自己要管好自己,好好学习,千万不要惹事生非。。。我的初心确实是想当好学生,上课认真听讲,放学回家写作业,对老师礼貌,对同学真诚友好,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可是总有一些人不愿意看到我这样,入学才两周,我经历了这些:头发被吐痰,椅子被扔楼下天天站着上课,书包里被塞进毛毛虫。。。再后来,就开始动手了:站墙角,几个人轮番冲上来飞腿;被按在操场沙滩上,其他人以跳远的姿势踩身上。。。太多,不一一列举,打的同时还夹杂着各种谩骂和羞辱。我去找班主任,她当着全班的面替我主持了“公道”:你应该好好反思,为什么是你被欺负,而不是别人,我看主要原因还是在你身上,同学之间开一下玩笑很正常,如果你接受不了,说明你融入不了班上的氛围。
: 我反思,我做错了什么?我的错其实班主任已经指出来了,我融入不了班上的氛围!我继续反思,我怎么融入进去?我有资格吗?我有,我在作战部队大院里长大,从小到大就不是省油的灯,我遗传了我爸的好体格和好身手,我以前可是身经百战。。。
: ...................
--
FROM 124.6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