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殷商时期的铭文的。
铭文产生的商代早期,只有个别传世青铜器上有铭文发现。商代中期,随着盘庚迁殷之后社会局面的稳定,青铜器铸造业和甲骨卜辞的书契迅速发展起来,青铜器铭文的铸造在以上两个有利的条件下逐渐兴盛起来。虽然这个时候的铸铭青铜器增多,但青铜器上所铸的铭文字数不多,一般为一字、两字,四、五字算得上是少见的。这种态势发展到殷末,字数还没有超过五十字,数十字的也仅有几例,所以这一时期被称为“简铭期”。
商代铜器铭文的内容也较简单,一般不含重要意义。铸铭的目的主要是标记器主的族氏,器物的名称、用途、使用的地点等,一般都铸在器物不显著的部位。如“戈”、“天”、“子渔”是标记铸器的氏族或铸器人;“父乙”、“母丙”是表明器为祭祀父乙或母丙而作;“寝小室盂”则是标识存放地点和使用场所。但更多的内容是表明礼器制作者的族氏以及被祭祖先在宗庙里的称号。例如:“(子)父乙”,“子”是作器者族氏,“父乙”是被察者(其父)的庙号。铭都铸在如爵、斝的錾阴,尊、觚的外底,鼎、 的内壁,簋、卣的腹底等隐蔽之处。
商代晚期,金文书体的特点是笔道刚劲有力,首尾出锋,波磔明显,被称为“波磔体”,而且这个时期开始出现了较长的记事性铭文,在目前发现共十几篇。例如小臣俞犀尊,内底有27个字的铭文:“丁子(巳),王省夔,王易(赐)小臣俞夔贝,惟王来正(征)人方,惟王十祀又五,肜日。”这篇铭文讲的是商王在丁巳那天巡视夔地,在途中用夔地的贝赏赐小臣俞。“丁巳”大概是在商王(帝乙)十五年征伐人(夷)方举行肜祭的时候,所以这段内容讲的应该是帝乙(纣的父亲)十五年征伐夷方的史实的一部分,为研究商人和东夷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史料。
总的说来,商代青铜器铭文大体可以分为两种风格:一种是形体丰腴,笔势雄健,笔划的起止多显锋露芒,间用肥笔,其代表作品是司绩戊鼎铭和小臣俞尊铭,为以后的书法演变趋势奠定了基础;另一种则是运笔有力,形体虽瘦,但笔划多挺直劲美,不露或少露锋芒,肥笔甚少,与第一种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书体显得遒美挺拔,代表作品有戍嗣子鼎铭。
您所说繁体字更接近甲骨文或者金文,其实并不能这么说,简化字形比相应繁体出现更早的例子比比皆是。至于能“认得”更多,则更没有依据,辨认确定甲骨文符号含义,需要的远不只是熟悉繁体字,对于专家来说,熟悉繁体字也并不难。普通人根本离识别位置字符差的很远,非要对甲骨文感兴趣,不如学习一下已经辨认的字符。
【 在 shuyinxia 的大作中提到: 】
: 金文甲骨文只是刻在不同的材质上器物而已,金文在时间上晚了点。甲骨文算文字在商代的样子,金文算周朝吧。那些专家们非要把甲骨文说成独立的文字系统我是理解不了。繁体字与这两者相似度比简体字要高多了。毕竟是一步步演化过来的。
: 你说的和我想表达的不是一回事,我是说对于已识别的甲骨文,以及青铜器上的铭文,如果我们学繁体字,那么能认得更多。
: 我只认得子孙永保。。。
: ...................
--
修改:bocaj FROM 222.131.246.*
FROM 222.13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