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是门艺术,话说重了老师会觉得你是在质疑她的业务能力,话说轻了又起不到什么效果。
举手答题说到底属于孩子和老师之间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去处理吧,家长参与显得有些多余,您认为的正常人的反应还是站在家长的立场上,可能老师就认为家长在质疑她的“公平”性,随即做好了时刻“战斗”的准备。说到底吃亏的还是咱家孩子。
孩子的生活是多面的,彼此相互影响。咱们鼓励孩子在其它环境下多勇敢表达,一样能够培养出优秀自信的少年。等他长大一些,慢慢敢跟老师交流自己想法了,让他自己去表达。由于身份的不同,学生作为未成年人表达得哪里不合适了,老师也不会真生气。
现在冷静,对内表达对孩子的信任和支持,对外等老师的“应激期”过去,而不要继续刺激她了。回家问问孩子是否希望自己争?问问自己到底是为了孩子争,还是为了心里那口气在争?非争个是非曲直的只会激化矛盾,鱼死网破。
不要什么都上升到霸凌、跳楼的高度。咱孩子以后还会再遇到各式各样的老师,要相信这个群体的大多数人还是善良的,跟老师沟通是想帮助孩子,不是给孩子添乱。
【 在 wangcaiaoao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我对老师某件事的处理方式产生了一点质疑,孩子在学校,屡次三番遭到老师的压力问话。对于同一件事的反馈几次改口,最后为了息事宁人被迫承认自己说谎。
: 其实是特别小的一件事,就是某堂课有没有举手,孩子对这件事表现了极大的渴望,积极举手争取,老师没有给机会,我也就是真该si,非要多管闲事的跟老师说好话求老师希望老师给孩子这么个机会,结果老师为了表明不是故意不给孩子机会,为了维护在家长心中的完美形象,不是第一时间给孩子找机会,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压孩子,一再逼迫孩子承认是自己没举手,没有努力争取这个机会。
: 从一开始,孩子特别积极阳光的说一定要努力争取这个课堂表现的机会(多么小的一个愿望啊,在一开始,我一再表示了感谢老师愿意保护孩子这个小小的愿望),到后来,老师一次一次找孩子谈话,孩子一再改口,到最后,说自己说谎没有举手,到现在,不愿意再参加类似的展示,不愿意再提学校的任何事。为什么?因为跟家长说了,家长以为能帮到他,以为老师按照正常人的脑回路会鼓励孩子,没想到是遭到无情的打压,这对孩子三观形成是一个怎样的反面示范啊!
--
FROM 1.20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