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全是以前很穷的人的逻辑。
古代,女方嫁妆是足以让女方过一生,并留给女方的孩子的。如果女方意外逝世,女方的嫁妆,也得由孩子的舅舅监管,嫁妆单子女方家庭也有保管一份。女方孩子成人后,交给女方儿女。哪怕娶了继妻,如果实物和嫁妆单子有出入,男方也得补足后,再交给原妻的儿女。
其实不管是彩礼,还是嫁妆的本质,都是用于资助小夫妻以后的生活的。
这就是为什么结婚要考虑门当户对。
像你说的这种娶妻,就和一次性买断差不多,女方家里得穷成什么样。再者,古代还有典妻,也是穷的活不下去了,把老婆出租给别人生孩子。这么穷的人,基因很难留下来。绝大多数都娶不起老婆绝嗣了。
【 在 SHENOK 的大作中提到: 】
: 古代女方父母养了娃十五六年,出嫁后真的就归男方家了,平时往娘家倒腾东西算偷盗,七出之一。 也没有赡养亲爹妈的义务了。当然要给钱才合理。
: 现在男女平等了, 女儿出嫁了还是自己的女儿,权力义务跟儿子毫无区别, 事实上夫妻双方共同赡养女方父母的例子可能还跟多。彩礼毫无依据。
--
FROM 114.247.52.*